期刊文献+

论朱熹的“理生气”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朱子语类》有"理生气"的说法,人们以为这是朱熹的观点。朱熹之理是形而上的,超越于经验现实,这便是"静"。"静"之理无所谓生死。朱熹之气是形而下者,它本身便能够生万物。形而上之理与形而下之气的关系是本末、体用关系,而不可能是经验性的生的关系。故理不生气。事实上,将理视为静理,恰恰体现了朱熹哲学的思辨性。《语类》记载可能有误。
作者 沈顺福
出处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0-77,共8页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 1向世陵.《宋代经学哲学研究·基本理论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104页.
  • 2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Philosophical Papers and Letters, A Selection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Leroy E. Loemker, D. 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 Dordrecht, Holland, 1975, P687.
  • 3Martin Heidegger, Identittat und Differenz, Gesamtausgabe, Band 11, 2005, P34.
  • 4Phaedo, The Dialogues of Plato, translated by Benjamin Jowett. Encyclopaedia Britain Inc. 1952 ,P224.
  • 5《诸儒学案》上二,清·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华书局,1985年,第1064页.
  • 6明·刘宗周.《刘宗周全集》第二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455页.
  • 7《太极图说解》,《朱子全书》第十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73页.
  • 8《朱子全书》第二十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146页.
  • 9陈来先生.《"理生气"考》,《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 10杨立华.朱子理气动静思想再探讨[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1):53-56.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6

  • 1.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 2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 3朱熹.近思录[Mj.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 4朱熹.朱子全书(第13册)·太极图说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 5朱熹.朱子全书(第13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 6赵金刚.动静生生与“理生气”[J].中国哲学史,2014(1):80-86. 被引量:5

共引文献7

同被引文献141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