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治疗中在甲氨蝶呤(MTX)给药4-6h后给予氟尿嘧啶的增效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II、III期乳腺癌病例,按照选取的辅助化疗方案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1例患者,观察组治疗应用CMF方案(环磷酰胺+氨甲蝶呤+5-氟尿嘧啶),对照组治疗应用GP方案治疗(紫杉醇+吉西他滨),化疗6个周期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并对所有患者随访到2014年12月,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两组患者的生存率,使用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生存率差异,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3年期生存率、5年期生存率。结果:6个疗程后,观察组进展1例,稳定2例,部分缓解26例,完全缓解12例,对照组进展3例,稳定5例,部分缓解25例,完全缓解8例,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68%和80.49%,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80.49%和80.49%,5年生存率分别为63.41%和60.98%,经比较,两组3年生存率和5年生存率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治疗中在甲氨蝶呤(MTX)给药4-6h后给予氟尿嘧啶的近期增效作用明显。
出处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1075-1076,共2页
Shaanxi Medical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