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以民权视角分析我国各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机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是一个民族构成上较为复杂的国家,国家认同机制建设也是建立在不同民族的基础上。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国家认同状况会影响到社会发展主体积极融入社会建设的态度和行为。要使各民族的大学生产生国家认同,首要就是保障大学生的自主权利。因此,加强各个地区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公共信息交流平台增强彼此感情,缩短地区距离,构建统一的国家认同机制,这是新时期维护国家稳定发展,实现国家战略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
作者
陈夏芸
机构地区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出处
《海峡科学》
2016年第6期135-137,共3页
Straits Science
关键词
民权
各民族大学生
国家认同机制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6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7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刘瑞生.
新媒体传播转型视阈下的意识形态建构[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6):163-167.
被引量:51
2
齐宁,赵梦圆.
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及对策[J]
.江西社会科学,2013,33(4):231-233.
被引量:5
3
桂银才,徐祗朋.
关于增强各民族国家认同的几点思考[J]
.武警学院学报,2006,22(6):51-54.
被引量:7
4
李敏,姜国峰.
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认同的表现规律及构建浅析[J]
.延边党校学报,2011,26(5):94-96.
被引量:3
5
伍晓军.
推进海峡两岸国家认同的思考[J]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7(4):43-46.
被引量:2
6
周平.
论中国的国家认同建设[J]
.学术探索,2009(6):35-40.
被引量:109
二级参考文献
36
1
J·希利斯·米勒,国荣.
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J]
.文学评论,2001(1):131-139.
被引量:517
2
周平.
中国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研究[J]
.政治学研究,2005(2):56-60.
被引量:50
3
张庆林,史慧颖,范丰慧,张劲梅.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内隐维度的调查[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1):67-70.
被引量:30
4
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王志弘,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077364.htm.
6
姜国峰.构建大学生"三生教育"工作体系的路径选择.云南省教育学会论文集,2010(10):221-221.
7
安德鲁·查德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M].华夏出版社,2010.
8
尹韵公,刘瑞生.新媒体发展的全球视野与中国特色:2009年中国新媒体发展态势与前沿问题[M]//尹的公.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9
爱德华·赫尔曼,罗伯特·麦克切斯尼.全球媒体--全球资本主义的新传教士[M].甄春亮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10
ErikQualman.颠覆:社会化媒体改变世界[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共引文献
171
1
陈思洁.
坚守与斡旋:滇西抗战时期腾龙边区土司的国家认同[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20(5):157-161.
被引量:1
2
王齐齐.
边疆治理研究的文献计量考察:进展、前沿与展望[J]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2(1):64-71.
被引量:3
3
平维彬.
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整合实践与价值刍议——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角[J]
.贵州民族研究,2022,43(5):1-7.
被引量:4
4
赵慧莉,王敏,宋雪娇,徐嘉励.
青海高校大学生族际交往与国家认同的关系研究[J]
.中国民族学,2019(2):109-116.
5
李瑞君.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认同”研究概述[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6):91-96.
被引量:6
6
齐宁.
意识形态视阈下的当代大学生教育问题探析[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30(1):90-93.
被引量:2
7
白利友.
国家认同建设是多民族国家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14(1):102-106.
被引量:6
8
徐公社,翁里.
恐怖主义的危害和防控策略[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4):12-20.
被引量:9
9
何峰.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途径与方法探索[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3):36-40.
被引量:14
10
周平.
中国民族政策价值取向分析[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2):135-141.
被引量:62
1
刘绮婷.
试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J]
.中国成人教育,2010(22):24-26.
被引量:4
2
林静华.
大学生认识与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J]
.思想教育研究,2010(11):81-83.
被引量:4
3
刘杏,梅飞.
价值澄清理论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J]
.青春岁月,2015,0(21):108-109.
4
李娅娅.
国内外关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研究综述[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5,13(6):132-135.
被引量:1
5
丁浩,李彩岩.
前进中的民权第一高中[J]
.农村农业农民,2008(9).
6
潘清.
探索认同机制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
.中国高等教育,2013(12):37-39.
被引量:28
7
周进,李磊.
论新形势下高校信仰教育的转变[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4,30(12):1-2.
8
宋磊.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机制研究[J]
.才智,2016,0(13):182-182.
9
练庆伟.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同机制探析[J]
.思想教育研究,2012(7):37-40.
被引量:8
10
张惠琴.
强化学生主体性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83-86.
被引量:3
海峡科学
201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