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雷洋事件”论社会转型期的警媒关系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交叠频发,社会情绪变幻莫测,不久前的"雷洋事件"再一次将警媒关系推向舆论高峰。在事件中,媒体对涉警事件的报道,以及网络涉警舆情的不断发酵,凸显了当前警媒关系的矛盾性、重要性,和谐的警媒关系是构建警民之间信任文化的桥梁。
作者
吴云柯
机构地区
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新闻知识》
2016年第8期75-76,101,共3页
News Research
关键词
警媒关系
舆论
社会转型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D631.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4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58
同被引文献
6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5
参考文献
5
1
陈力丹,林羽丰.
再论舆论的三种存在形态[J]
.社会科学战线,2015(11):174-179.
被引量:48
2
赵爽英.
电视新闻叙事的封闭性与开放性[J]
.新闻界,2013(17):29-32.
被引量:13
3
曾庆香.
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叙事模式[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21(11):48-59.
被引量:79
4
蔡海龙.
传媒生态视阈下的新闻叙事研究[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32(5):75-78.
被引量:10
5
陈力丹.
流言、意见的流通与Web2.0环境[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33(12):110-115.
被引量:14
二级参考文献
34
1
林文刚.《媒介环境学在北美之学术起源简史》,陈星译、崔保国译校,原载于香港.《中国传媒报告》,2003年第2期.
2
米克·巴尔.《徐述学--叙事理论导论》,第2-3页.
3
[荷]米克·巴尔著.《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谭君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16、91页.
4
[英]霍尔.《编码/译码》,见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
[美]约翰·费斯克著.《传播符号学理论》,张锦华译,导读.
6
奥尔波特,波斯特曼著.《谣言心理学》,刘水平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7
才鸟的窝博客,http.//hi.baidu.com/gip0/blog/item/1963638bebd21917c9re7a5e.html.
8
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7,17页.
9
刘易斯·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http.//ishare.iask.sina.toni.cn/f/4970608.html.
10
戴维·博德威尔:叙事学原理,选自克里斯·纽伯尔德编,王凯、刘小红译:媒介研究的进路[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600.
共引文献
158
1
蔡秋蓉,肖文涛.
裂隙与弥合: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整合机制探析[J]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2023(8):38-48.
2
郭小安.
新媒体环境下对舆论核心要素的再思考[J]
.南京社会科学,2021(6):122-130.
被引量:11
3
季周宇,刘英杰.
迷因理论视域下舆论存在形态的新表征与风险规避——以“刘畊宏健身操”现象级出圈为例[J]
.传媒论坛,2022,5(21):24-27.
4
北梦原.
媒体深度融合的传媒生态环境再审视[J]
.传媒论坛,2022,5(7):45-48.
被引量:1
5
张砥.
媒体融合时代党报评论如何提升“能量密度”——基于北京日报“七日谈”评论版的实践思考[J]
.传媒论坛,2020,0(4):47-47.
被引量:2
6
王明昊.
新媒体平台新闻叙事模式选择的特点、问题及前景分析[J]
.传媒与教育,2018(1H):68-72.
7
邸敬存,王蕴珠,刘铁英.
传播技术·媒体格局·社会阶层——公共事件中舆论引导策略转型原因浅析[J]
.新闻界,2012(13):6-8.
8
白杨.
网络流言对政治传播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2):40-42.
被引量:1
9
孙帅,周毅.
2008-2012年国内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研究综述[J]
.电子政务,2013(5):1-14.
被引量:17
10
马佳.
《记者走基层》的叙事学分析及启示[J]
.新闻世界,2014(4):31-32.
同被引文献
61
1
李敏蓉,张明,佟志伟.
和谐警民关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11(3):57-64.
被引量:14
2
王晶.
试论新媒体新闻信息传播中的长尾效应[J]
.东南传播,2008(10):87-88.
被引量:5
3
戚攻.
社会转型·社会治理·社会回应机制链[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2(6):109-114.
被引量:23
4
赵强.
中国国家舆论安全研究[J]
.政治学研究,2009(2):42-53.
被引量:11
5
孟建柱.
着力强化五个能力建设 全面提升维护稳定水平[J]
.求是,2009(23):3-6.
被引量:64
6
冯海波.
社会矛盾视域中的社会转型[J]
.理论研究,2010(2):16-18.
被引量:1
7
于语和,王婷婷.
当前警民关系的法律思考[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0,22(2):115-119.
被引量:6
8
乐国安,薛婷,陈浩.
网络集群行为的定义和分类框架初探[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6):99-104.
被引量:70
9
弯美娜,刘力,邱佳,杨晓莉.
集群行为:界定、心理机制与行为测量[J]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5):723-730.
被引量:40
10
刘燕,万欣荣.
中国社会转型的表现、特点与缺陷[J]
.社会主义研究,2011(4):5-9.
被引量:30
引证文献
1
1
王欢.
涉警舆情态势分析:根源、现状与趋势[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7,29(3):142-154.
被引量:25
二级引证文献
25
1
房欣,马宝成.
涉警舆情演化机制的三重框架分析[J]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2024(9):106-117.
2
尹艳红,王家璇.
涉警网络舆情应对创新路径——基于微博典型事件的文本研究[J]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2024(8):92-107.
3
张晴.
涉警舆情导控体系的构建探究[J]
.楚天法治,2018,0(15):32-33.
4
王欢.
新时代网络涉警舆情的内蕴风险及治理方向[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8,31(4):120-127.
被引量:8
5
王欢.
矛盾与平衡:新时代涉警网络舆论生态研究[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4(5):65-71.
被引量:3
6
陈淑珍.
涉警舆情与涉警舆论:概念辨析、内在关系与治理[J]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19(2):42-46.
被引量:5
7
王欢.
论涉警舆情之现代化治理[J]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2020,22(1):26-31.
被引量:2
8
付超,梁易薇.
互联网涉警舆情的特点及对策研究[J]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9,31(6):94-103.
被引量:4
9
张斌,沈燕梅.
分级视角下的涉警舆情成因分析[J]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2020,22(2):64-69.
被引量:4
10
刘彬.
疫情期间涉警舆情的传播分析--以“警察牺牲”主题为例[J]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20,0(3):73-80.
1
廖小平.
论信任的几个问题[J]
.哲学动态,2007(12):38-44.
被引量:4
2
刘向红.
寂寞与欢乐[J]
.初中生学习指导(七年级博览版),2013(5):1-1.
3
豆宏健.
从信任人格、信任关系到信任文化——信任:发展与和谐的社会资本[J]
.陇东学院学报,2015,26(3):63-66.
被引量:2
4
胡巍葳.
论二十世纪俄罗斯民族发展特点及演变[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1):39-41.
5
米丽艳.
当前中国社会信任缺失原因探析[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25(3):18-20.
6
黄晓波,张明,王钦玉.
社会网络与信任文化的生成[J]
.经济研究导刊,2010(31):241-242.
被引量:2
7
通过双脚解读他在床上的秘密[J]
.家庭之友(佳人),2012(2):41-41.
8
王芳芳.
从暴力袭医看当代中国信任文化的困境[J]
.郑州师范教育,2015,4(5):63-68.
9
郑卉.
信任: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基于福山对信任的研析[J]
.消费导刊,2008,0(20):213-213.
被引量:1
10
韩东才.
和谐社会的信任文化因素研究[J]
.学术研究,2006(9):54-59.
被引量:9
新闻知识
2016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