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随想录》的叙述策略和魅力——2016年4月30日在上海图书馆的演讲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各位,下午好!我是来自日本的坂井洋史。今天有机会作一次面向公众的演讲,觉得很高兴。1986年8月20日巴金先生写了《随想录》最后一篇《怀念胡风》,所以今年是《随想录》完成30周年。巴金故居为了纪念这30周年,策划以《随想录》为主题的连续演讲,名为“憩园讲坛”。我身为一个国外的研究者,居然能够承担讲坛第一讲,觉得非常荣幸,也有点受宠若惊。
作者
坂井洋史
机构地区
日本一桥大学大学院言语社会研究科
出处
《现代中文学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1,26,共9页
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关键词
《随想录》
上海图书馆
叙述策略
研究者
巴金
讲坛
胡风
分类号
I207.6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1
1
林贤治.
巴金的道路[J]
.文艺争鸣,2001(3):24-27.
被引量:4
2
天涯论坛的关天茶舍版面:http://bbs.tianya.cn/post一n001-192152一1.shtml,2005年10月19日.
3
徐友渔:《继承巴金和超越巴金》,《新京报》2005年10月21日.
4
《对于今后巴金研究的期待》,《巴金论集》(巴金研究丛书6),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
5
陈丹晨.
睁眼看“魅影”——从贬斥《随想录》的文章说起[J]
.粤海风,2008(4):65-69.
被引量:1
6
陈思和:《巴金的意义》,《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0年11月.
7
《陈思和:(随想录>是80年代的"百科全书"》,巴金研究会、巴金故居官方网站《巴金文学馆》http://www.bjwxg.cn/show一6-2191-1.html.
8
《随想录》第2集《探索集》,香港:香港三联书店,1981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9
《随想录》第4集《病中集》,香港:香港三联书店,1984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10
.《随想录》第4集《病中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共引文献
5
1
王开志.
“真诚”与知识分子人格再造——对巴金《随想录》价值的再认识[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3):173-175.
被引量:5
2
胡景敏.
“巴金的意义”:一个说不尽的话题[J]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0(1):10-15.
3
周文.
意气之争抑或主义之辩?——对1926年郭沫若、巴金论战的再考察[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2):204-214.
4
杨经建.
“惯于长夜过春时”:鲁迅的悲剧性文化人格心理[J]
.社会科学,2015(12):160-168.
5
周景雷.
启蒙的困惑与出路——关于20世纪中国启蒙主义文学的三个问题[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9(5):81-83.
同被引文献
10
1
钟文.
“忏悔”与“辩解”,兼论反思历史的方式——以巴金《随想录》为例[J]
.文艺争鸣,2008(4):6-12.
被引量:2
2
坂井洋史.
忏悔和越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的一个侧面[J]
.文艺理论研究,1998(4):62-67.
被引量:3
3
坂井洋史.
面对差异性──关于中日文学研究者进行学术对话的断想[J]
.文学评论,1996(2):154-157.
被引量:2
4
坂井洋史,许司未.
关于“后启蒙”时期现代文学研究的思考--以“巴金与五四新文学传统”为主题的研究〈是否可能/如何可能〉[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40-45.
被引量:6
5
坂井洋史.
离散的语言体验--陶晶孙新论[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11):86-101.
被引量:3
6
坂井洋史.
致郜元宝:谈“文学史”叙述的难题[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11):106-115.
被引量:4
7
坂井洋史,谭仁岸.
武田泰淳·主体性·公共空间[J]
.现代中文学刊,2013(6):4-16.
被引量:2
8
汪云霞.
论俞铭传《诗三十》的互文性与跨文化想象[J]
.社会科学,2015(11):184-191.
被引量:2
9
辜也平.
期待与互动中的同构——巴金创作的共时接受研究[J]
.东南学术,2002(4):142-149.
被引量:2
10
坂井洋史,谭仁岸(译).
关于“东方”现代文学的“世界性”--以竹内好、石母田正和周氏兄弟对于民族主义的观点为例[J]
.山东社会科学,2017(1):68-76.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4
1
李怡.
《随想录》的“重复”与“唠叨”[J]
.文艺争鸣,2018(6):23-29.
2
刘成才.
论坂井洋史的巴金研究[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3):90-98.
被引量:1
3
坂井洋史.
巴金研究现状和前景——兼及文学史叙述的转型[J]
.中国文学批评,2020(1):110-119.
4
近藤光雄.
巴金研究在日本[J]
.大连大学学报,2020,41(2):28-4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彭林祥.
思想的显与隐——以巴金《旅途随笔》的文本变迁为例[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59(5):119-126.
1
马榕.
走出寒夜的《随想录》[J]
.现代阅读,2012(10):36-36.
2
周军.
李辉:不露声色的历史叙述者[J]
.侨园,2016,0(9):11-13.
3
胡景敏.
《随想录》的言说限度与意义扩张——以《怀念胡风》为例[J]
.社会科学论坛,2010(17):39-46.
被引量:1
4
王奇.
尽量说真话,坚决不说假话——“说真话”随想之二[J]
.同舟共进,1999(11):32-37.
5
楚庄.
“美甲风”及其他[J]
.民主,1996,0(3):30-30.
6
章明.
“说真话”与“鸡皮疙瘩谎言”[J]
.杂文月刊(文摘版),2010,0(11):25-25.
7
孙昌武.
说“联语”(下)[J]
.古典文学知识,2015,0(5):125-128.
8
生明(编译).
政治是同人民一道的——“小拿破仑”萨科齐自述[J]
.人事天地,2008(3):8-9.
9
崔卫平.
面向公众的电影批评——在中国同里电影论坛·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发言(2006年4月24日)[J]
.青年作家,2006(8):28-31.
10
牧惠.
人头不是茴香豆——评介葛德的一篇杂文[J]
.雨花,1997,0(8):22-23.
现代中文学刊
201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