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民国文人记忆中的私塾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私塾教育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但古代“私”和“塾”并不一起使用,近代为了和新式学堂区别才把非官方的教育机构称为私塾。私塾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变,在明清时期走向普及化,承担了大多数儿童的基本教育功能。
作者
张梅
出处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8-75,共8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875-1937儿童文学中的图像叙事"(12YJA751080)
关键词
私塾教育
记忆
文人
民国
春秋时期
教育机构
新式学堂
明清时期
分类号
G629.299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9
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0
1
吴修申.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私塾的改造(1949—1952)[J]
.安徽史学,2014(5):86-93.
被引量:4
2
齐如山.《我的家世》,选自藏东编《大师家训:22位文化大师自述童年启蒙》,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9年版,第32页.
3
梁实秋.《我在小学》,中国现代文学馆编《梁实秋文集》,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110页.
4
何其芳.《私塾师》,《何其芳散文选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92、98页.
5
郭沫若.《我的童年》.《郭沫若选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7-98页.
6
秉雄、三强和德充.《回忆我们的父亲——钱玄同》,《新文学史料》,1979年5月.
7
王阳明,著,秦泉,主编.《王阳明大全集》,北京:外文出版社,2013年版,第322页.
8
陈独秀.《王阳明先生训蒙大意的解释一、二》,署名"三爱",分别刊载《安徽俗话报》第14和15期.
9
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2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47、44页.
10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全集编年版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56页.
二级参考文献
49
1
何琼崖,蔡贵华.
《李克用置酒三垂岗赋》简介[J]
.社会科学辑刊,1983(1):18-18.
被引量:2
2
段成式.酉阳杂俎[M].济南:齐鲁书社,2007.
3
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6..
4
刘运好,校注.陆士衡文集校注[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9.
5
黄葵,点校.陆云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8:22.
6
陈鼓应,译注.庄子今译今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452.
7
王文锦,译解.礼记译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1.
8
钱仲联,校注.剑南诗稿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9
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508[M].台湾:文海出版社,1978:17.
10
胡平生,译注.孝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6:19.
共引文献
26
1
吴微.
桐城文章的“别样风景”--以严复、林纾的翻译为中心[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2):15-29.
被引量:5
2
吴果中.
图说中国近代知识普及化传播——以《启蒙画报》为中心的视觉解读[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17(4):78-84.
被引量:4
3
蒋永国.
论《朝花夕拾》中“纯白人”[J]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6):1-6.
被引量:1
4
崔云伟,刘增人.
2014年鲁迅研究述评[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2):113-120.
被引量:1
5
崔云伟,魏丽.
2014年鲁迅作品研究中的几个亮点[J]
.泰山学院学报,2015,37(4):96-102.
6
牛亚博.
呼应的文字,牵肠挂肚的心——《朝花夕拾·琐记》辨析[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38(1):68-70.
被引量:1
7
刘思萌,任强.
从《阿长与〈山海经〉》看鲁迅的自省精神[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6):98-99.
被引量:2
8
宋剑华.
“中体西用”与新文学的民族本色[J]
.学术研究,2016(9):150-153.
被引量:1
9
林小丽.
《朝花夕拾》的生命解读初探[J]
.北方文学(中),2016,0(10):108-108.
10
祝玉浩.
再议《朝花夕拾》[J]
.祖国,2018,0(4):70-70.
同被引文献
12
1
熊贤君.
私塾教学方法的现代价值[J]
.课程.教材.教法,1999,19(9):60-62.
被引量:6
2
洪德厚.
3—14岁儿童记忆发展的某些特点[J]
.心理科学通讯,1984,7(2):20-22.
被引量:9
3
甘民重.
“朝花夕恰”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6,13(5):64-74.
被引量:1
4
高丙中.
一座博物馆—庙宇建筑的民族志——论成为政治艺术的双名制[J]
.社会学研究,2006(1):154-168.
被引量:100
5
钱理群.
如何读与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J]
.语文学习,2008(11):57-62.
被引量:11
6
李怡.
《朝花夕拾》:鲁迅的“休息”与“沟通”[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03-108.
被引量:15
7
熊江宁,李勇刚.
北京“现代私塾”的现状与出路[J]
.北京社会科学,2011(5):57-61.
被引量:9
8
杨义.
《朝花夕拾》的生命解读[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1):1-17.
被引量:21
9
宋剑华.
无地彷徨与精神还乡:《朝花夕拾》的重新解读[J]
.鲁迅研究月刊,2014(2):22-32.
被引量:18
10
陈映婕.
建构西方世界中的“君子”——海外新移民读经教育的兴起及其文化实践[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9(2):59-67.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陈映婕.
现代私塾:“教育遗产”的民间复兴与文化传承[J]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2022(1):295-308.
2
张梅.
从“三味书屋”的阐释史看“救救孩子”的命题[J]
.枣庄学院学报,2019,36(6):89-94.
1
周霞飞.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反思[J]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1,0(4):56-57.
2
陈俊珂,崔爱芹.
论隐性课程及其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77-79.
被引量:2
3
瑞儿.
民国文人的真性情[J]
.先锋队(下旬刊),2016,0(10):53-53.
4
马文杰,刘姣.
关于高中数学作业相关问题的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版),2014,34(9):56-58.
被引量:12
5
匡秀丽.
对于低年级语文教学存在问题的思考[J]
.黑龙江教育(小学版),2011(10):26-27.
6
刘兵,张威.
和谐大学的构建与思想政治教育[J]
.中国校外教育,2010(3):17-17.
7
陆昕.
名士风度、民国范儿和文人气[J]
.书摘,2013(4):97-98.
8
马启仁,陈剑虹.
创建“绿色学校”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J]
.教育导刊(上半月),2004(19):29-31.
9
榅椴椴.
煮妇[J]
.中学生博览,2012(20):34-35.
10
江飞.
“国粹”陈寅恪[J]
.中学生阅读(高中读写),2016,0(3).
新文学史料
201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