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腹部推拿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围绝经期抑郁症为临床常见病的精神类疾病,中医治疗以针灸、口服中药为主,常忽视了腹部推拿也是治疗其症状的有效方法,从中医理论及现代研究角度阐述了腹部推拿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理论基础及相关现代机制研究,明确了腹部推拿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有效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
苏志超
闫华琼
荣兵
赵娜
机构地区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
天津医院病案科
出处
《河北中医》
2016年第7期1081-1084,共4页
Hebe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抑郁症
更年期
推拿
腹部
分类号
R271.116 [医药卫生—中医妇科学]
R749.42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0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230
同被引文献
278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87
参考文献
13
1
高凤霞,张晓颖,李卫民,熊秀华.
北京市平谷地区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现状及认知状况调查[J]
.生殖医学杂志,2014,23(7):552-556.
被引量:20
2
玄志金,高建辉,曹建明.
腹部推拿临床治疗疾病病种的文献研究[J]
.中医学报,2012,27(8):1075-1076.
被引量:15
3
孙庆,张树津,张震宇.
陈志华教授腹部推拿原理浅析[J]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3,22(3):43-44.
被引量:19
4
王金贵.
胡氏腹部推拿浅析[J]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9,18(2):36-36.
被引量:19
5
刘飞飞,刘歆颖,刘士敬.
从治未病思路探讨腹部推拿手法防治胃脘痛[J]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12):3184-3185.
被引量:8
6
房纬,王金贵,孙庆,肖振霞.
腹部推拿为主治疗广泛性焦虑症患者40例临床观察[J]
.中医杂志,2013,54(2):130-133.
被引量:41
7
韦玮.
“天癸既绝,乃属太阴”新解[J]
.吉林中医药,2012,32(1):14-17.
被引量:6
8
张莉华,方步武.
脑肠轴及其在胃肠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7,13(2):199-201.
被引量:100
9
金周汉,杨雪.
抑郁症与功能性胃肠疾病[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7,5(6):12-15.
被引量:9
10
于明超,王环,杨寄渝,刘明军.
运腹通经推拿法治疗绝经综合征肾虚肝郁证[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6):1235-1236.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80
1
姚楚芳,蒋树龙.
中医异病同治法临床应用体会[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18(3):26-27.
被引量:3
2
韩鑫冰,马淑兰,王次霞,陈伯英.
丹参酮加强电针对去卵巢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异常功能的调整作用[J]
.上海针灸杂志,2004,23(10):36-38.
被引量:7
3
聂广宁,王小云,杨洪艳,郭新峰.
中医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系统评价[J]
.中医药通报,2004,3(5):10-16.
被引量:10
4
郭莉媛,彭艳,赵春梅.
更年期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及研究概况[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5,22(1):49-52.
被引量:7
5
史玉梅,谈勇,夏桂成.
夏桂成教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经验举隅[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1(2):116-117.
被引量:15
6
杨权.
5-羟色胺受体亚型与精神疾病[J]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4,21(4):193-197.
被引量:2
7
陈正言.
奋乃静在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中的作用评价[J]
.临床荟萃,1994,9(21):978-979.
被引量:6
8
陈敏,张春玲,崔振.
更年期妇女激素替代疗法的进展[J]
.黑龙江医学,2005,29(3):188-189.
被引量:13
9
韩晶杰,烟建华.
肺与抑郁症的关系探讨[J]
.中医药学刊,2005,23(6):1054-1054.
被引量:13
10
李景南,钱家鸣.
胃肠激素与消化系疾病[J]
.中华消化杂志,2005,25(4):253-254.
被引量:60
共引文献
230
1
梁晓仙,丁晓云,金运钦,王子云.
中国40~65岁女性人群失眠症状流行特征的Meta分析[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21,22(9):670-679.
被引量:21
2
张衍卿,于艳红,王德润.
中医药关于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研究进展[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3,25(7):2248-2255.
被引量:5
3
何其洋,陈敏,龙文玲.
基于脑肠轴学说探讨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情志发病机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82):112-113.
被引量:17
4
余悦,鲍新坤,林爱珍.
肝脾同治在慢性便秘中的运用心得[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17):282-283.
5
汪泽栋,杨炳同,杨续艳.
电针治疗慢性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J]
.针灸临床杂志,2010,26(4):33-35.
被引量:9
6
孙刚,杨云生,彭丽华,王巍峰.
肠易激综合征大鼠内脏敏感性异常与结肠及中枢神经系统5-HT和c-fos表达的关系[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8,17(4):313-317.
被引量:16
7
张福群.
抗抑郁药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的影响[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2008,31(9):59-61.
8
郭振武.
胃肠道运动功能与中药干预[J]
.泰山医学院学报,2008,29(8):638-640.
被引量:3
9
张静,颜红.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情志和人格因素研究[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20(6):89-90.
被引量:4
10
杨向东,杨玉刚.
便秘导致精神心理障碍的探讨[J]
.中国肛肠病杂志,2009(7):52-54.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278
1
宗海芳.
定坤丹治疗绝经期泌尿生殖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89):11-12.
被引量:4
2
耿思维,孙建民,王福菊.
更年期抑郁症病因及治疗的中西医研究[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8):539-540.
被引量:2
3
张丽瑛.
浅议药膳源流及临床应用[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17(1):63-65.
被引量:8
4
李季,张彩荣,符佳,黄银兰,钱楠,易伟民,胡玲香.
“胡氏水穴”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72例临床观察[J]
.针灸临床杂志,2005,21(6):33-34.
被引量:24
5
翟双庆,王洪图.
论中焦气机与神志关系[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18(5):10-11.
被引量:28
6
王森,黄根兰,王培艳,王艳,张学能.
针刺水穴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疗效观察[J]
.针灸临床杂志,2005,21(10):41-42.
被引量:12
7
何军琴,李玛建.
中医药防治更年期抑郁症的思路与对策[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5,29(6):1-2.
被引量:12
8
施学丽,张丽萍.
更年期抑郁症的中医药治疗概况[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6,27(4):51-53.
被引量:7
9
庞俊,周玉艳.
解溪穴临床应用举隅[J]
.江苏中医,1996,17(6):27-28.
被引量:5
10
肖爱娇,庄剑青.
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3):48-49.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14
1
王琨翎子,辛雪红,蒋力生.
中医食疗药膳调治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93):252-253.
被引量:2
2
曹关月,赵淑英.
绝经综合征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0(21):13-14.
被引量:2
3
周志焕,汪瑜菡,梅妍,童毅.
中医经典名方辨治抑郁症研究述评[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1(1):70-72.
被引量:4
4
李华南,吴秋君,马永利,马菲,孙庆,王金贵.
脏腑推拿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焦虑状态的临床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4):1803-1806.
被引量:33
5
刘枫凤,李瑞.
论“独闭户塞牖而处”与抑郁症[J]
.中国针灸,2018,38(3):315-318.
被引量:6
6
张先庚,林琴,谢汶倚,李燕,杨玲娜,吴际军.
中西医结合特色护理方案对老年人抑郁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效果研究[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1(1):68-70.
被引量:9
7
王琨翎子,蒋力生.
中医调治围绝经期抑郁症相关方法研究[J]
.江西中医药,2020,51(4):74-77.
被引量:3
8
符佳,赵凌.
《内经》“水俞五十七穴”的研究进展[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3(2):60-64.
被引量:1
9
赵铭宇,吕波.
王孝莹教授治疗绝经综合征经验介绍[J]
.中国医药导报,2020,17(20):115-117.
被引量:3
10
边小平,魏清琳,孙雪妹.
中医非药物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临床研究进展[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21,33(2):391-394.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87
1
胡慧.
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压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0(19):34-36.
被引量:2
2
郭光昕,朱清广,孙武权,孔令军,徐善达,周鑫,宋朋飞,吴志伟,吕智桢,房敏.
推拿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免疫机制研究进展[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7):3132-3135.
被引量:49
3
边小平,魏清琳,孙雪妹,罗彩凤,王正婷,银东山,王淼.
中国男性抑郁症中医诊治研究进展[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9,31(6):1183-1187.
被引量:2
4
宋健,赖红,谢小婷,黄佳,吴劲松.
太极拳干预老年抑郁障碍的研究进展[J]
.福建中医药,2019,50(4):83-88.
被引量:11
5
余云进,谢宇锋,冯军,史亚飞.
基于“少阳为枢”理论浅析针刺治疗青少年抑郁[J]
.中国针灸,2019,39(12):1353-1356.
被引量:18
6
曲艺,崔向宁,但文超,林虹辰,方旭琴,蒋之林.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中药复方专利中治疗抑郁的用药规律[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9,21(8):1670-1675.
被引量:9
7
潘道友,钱伶敏,王小琴.
针灸推拿联合西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观察[J]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2020,43(1):54-57.
被引量:12
8
史珊怡,关睿骞,于志国.
五段拔伸推拿法联合中药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20,45(2):228-232.
被引量:18
9
王薇.
探讨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2):241-242.
被引量:3
10
唐英明,詹珂.
药膳汤饮现状与发展研究[J]
.现代食品,2020(10):29-30.
被引量:1
1
王联庆,张锐,耿青,王路平.
逍遥散临床应用举验[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3,49(1):87-88.
2
王卫红,伊方红.
针刺加走罐治疗更年期忧郁症35例[J]
.上海针灸杂志,2005,24(5):8-8.
被引量:11
3
季蕴辛,阮列敏,李宛珍.
围绝经期抑郁症69例误诊分析[J]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5):567-568.
4
俞宜年.
双合汤治疗顽固性失眠[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5,27(4):40-40.
5
刘丽伶.
中西医结合加心理调摄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疗效观察[J]
.河北中医,2012,34(4):543-544.
被引量:3
6
李寿国.
中西医结合治疗脱髓鞘病变10例[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5):635-635.
7
李小艳,马建芳,李淑杏,陈长香.
围绝经期女性产生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分析[J]
.河北中医,2013,35(1):146-147.
被引量:3
8
韩春敏,邵宏敏.
溴化钠苯甲酸钠咖啡因合剂治疗更年期抑郁临床观察[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4):5823-5823.
9
胡曼娜,古力巴克然木·阿布拉,党海红,邹韶红.
围绝经期抑郁症与雌激素水平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7):4582-4583.
被引量:3
10
郭晶.
中医心理治疗法在精神科临床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养生,2015,0(24):297-297.
河北中医
2016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