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西方音乐通向“后调性”的历史路径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大小调功能和声调性体系是西方音乐自巴洛克时期到浪漫主义后期三百年时间内作曲家们普遍遵守的创作准则。当西方音乐的历史画卷展开至中后期浪漫派时,极端半音化和与之相应的极度的音乐情感表达、非大小调式体系和与之相应的异国情调音乐元素,等等,渐渐泛滥成一股离心之力,调性的逻辑伟力似乎在其无限制的开疆拓土的过程中逐渐耗尽了能量,显出疲态,最终,调性不再是凝聚所有音符组群与各种音乐表现参数的结构之力,或在极度复杂的线条化与半音化织体中隐而莫辨;或在频繁的调性游移与主音"漂浮"状态下松弛乏力;亦或在各种另辟蹊径的"理性逻辑"的围攻之下岌岌可危;更在音色、节奏等"次要"参数独领风骚时消散殆尽。
作者 许志斌
出处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107-119,共13页 Journal of Xi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4

  • 1蕾蒂.调性·无调性·泛调性[M].郑英烈,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 2唐纳杰·格劳特.西方音乐史[M].汪启璋,等,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 3斯克列勃科夫.音乐风格的艺术原则[M].陈复君,译.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251.
  • 4萨义德.论晚期风格:反本质的音乐与文学[M].阎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134.
  • 5亨德米特.作曲技法:第一卷[M].罗忠镕,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51.
  • 6彼得·沃森.20世纪思想史:上[M].朱进东,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31.
  • 7爱德华·谢克森.马勒[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 8基泽勒.二十世纪音乐的和声技法[M].杨立青,译.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 9勋伯格.风格与创意[M].茅于润,译.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130.
  • 10勋伯格.和声的结构功能[M].茅于润,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227-228.

共引文献90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