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差异性和同一性:中国梦认同问题探析的二维视角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认同表征着认同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内在关系,它发生和发展的必要性在于主客体间的差异性,可能性在于主客体间的同一性。中国梦作为一种社会理想,必然存在着认同问题,因为在其构建和实现过程中,在不同的主体之间、主体与客体之间既存在各种差异性又拥有许多同一性。
作者
洪跃雄
机构地区
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19,共6页
Southeast Academic Research
关键词
中国梦
认同
差异性
同一性
分类号
D61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6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78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9
1
[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252页.
2
William. E. Connolly, Identity Difference:Democratic Negotiations of Political Paradox, Ithaca, N. Y. :Comell University Press, 1991:1.
3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32页,第45页.
4
贺来.
“关系理性”与真实的“共同体”[J]
.中国社会科学,2015(6):22-44.
被引量:150
5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2,270,270页.
6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1页.
7
杨学功.
当前中国价值观冲突及其前景[J]
.天津社会科学,2013(4):12-19.
被引量:23
8
冷溶.
什么是中国梦,怎样理解中国梦[J]
.福建党史月刊,2013(14):7-8.
被引量:6
9
李涛.
“中国梦”的真正形塑:转向“底层”关怀的思想逻辑与理论表达[J]
.人文杂志,2013(9):105-112.
被引量:14
二级参考文献
26
1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9页.
3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二版.第1094页.
4
冯友兰.《三松堂自序》[M].[北京]三联书店,1964年版..
5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69-272页.
6
赫勒.《日常生活》[M].重庆出版社,1990..
7
李静君.《中国工人阶级的转型政治》,《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理论与实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57页.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58、95页.
9
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余英时作品系列”总序,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9页.
10
冯友兰.《三松堂自序》,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97页.
共引文献
278
1
韩云波.
金庸小说研究中的现代性问题[J]
.浙江学刊,2021(3):12-23.
被引量:4
2
赵永丽,王宇雄,赵鹭.
美好生活:农民日常生活秩序的重建[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4):461-466.
3
郭树勇,于阳.
全球秩序观的理性转向与“新理性”——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性基础[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21(4):4-32.
被引量:20
4
陈巍.
从工具理性走向交往理性——民事司法改革的逻辑转换[J]
.民事程序法研究,2021(1):15-30.
5
张国磊,马丽.
新时代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内涵、目标与取向——基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的解读[J]
.宁夏社会科学,2020,0(1):12-20.
被引量:41
6
贺来,彭双贞.
“占有式个体”生存困境的反思与超越——兼论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的当代意义[J]
.教学与研究,2021(2):5-15.
被引量:5
7
徐梦.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世界秩序观意蕴——兼论“天下主义”与“世界主义”的当代价值[J]
.国际观察,2020(1):1-17.
被引量:3
8
肖晞,王一民.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全球安全治理的理念、模式与路径[J]
.国家安全论坛,2023(5):3-16.
9
严小成.
中国梦价值密码研究[J]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20(2):265-273.
被引量:1
10
杨保军.
民众新闻观念的实质及其可能影响[J]
.编辑之友,2015(10):5-11.
被引量:16
同被引文献
6
1
高鑫,孙来斌.
论中国梦的大众认同--基于价值认同的维度[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5(2):171-176.
被引量:11
2
杨军.
多样化社会思潮影响下的中国梦认同[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5(2):177-180.
被引量:1
3
习近平.
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1):1-1.
被引量:51
4
石仲泉.
“中国梦”四题[J]
.理论视野,2014(2):27-32.
被引量:4
5
金素端.
国家认同:中国梦认同的价值归旨[J]
.青海社会科学,2015(1):29-33.
被引量:7
6
韩步江.
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逻辑关系辨析[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8(3):295-300.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
1
欧永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梦的大众认同[J]
.云南社会科学,2018,0(2):20-24.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周砚秋.
中国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合体现[J]
.神州,2018,0(24):71-71.
2
鄢虎.
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研究[J]
.法制博览,2019,0(18):295-295.
被引量:1
3
姚莹莹.
“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关系探究[J]
.公关世界,2020,0(6):127-128.
1
龚彬.
浅析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二维视角[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1(4):67-69.
2
卓如彩.
二维视角中城市低保制度的完善[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3):44-46.
3
陈伟.
刑事和解在实体与程序二维视角的考量[J]
.理论导刊,2009(1):99-101.
被引量:2
4
钟娟,顾安祥.
优先权基本理论新探[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2):77-80.
5
刘超良.
个人权利:高校德育的考量[J]
.当代青年研究,2005(2):49-52.
被引量:2
6
蒋婷.
二维视角下的公共行政范式演变及其启示[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17-19.
7
李磊,梁道刚.
本源与生成:执政能力建设的二维视角[J]
.理论与改革,2005(6):68-70.
被引量:1
8
康钦春.
浅析我国公务员考核二维指标体系的构建[J]
.行政与法,2014(1):10-14.
9
崔俊贵,田心.
二维视角下的城乡规划法[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9(3):87-91.
10
余华.
破解见义勇为难题——从道德与法律的二维视角[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5(4):30-33.
被引量:4
东南学术
2016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