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学术评论中名誉权侵权问题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来,学术的争议引发名誉权纠纷的案件频繁发生,针对两者的法律界限问题也一直争论不休。文章主要从评论内容的事实陈述和意见表达中分别把握,一般情形下,在学术范畴内的评论法院不宜进行的裁判。还要认识到,学术评论中的一些言论尖锐激进是难免的,但也要从探求真理的角度出发,以保持对他人人格的尊重为前提,明确学术评论要以学术为中心,以文本为依据,以理服人。
作者
王一如
机构地区
江苏师范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制与经济》
2016年第8期117-121,共5页
关键词
学术评论
名誉权
事实陈述
意见表达
侵权责任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0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9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1
杨士林.
“公众人物”的名誉权与言论自由的冲突及解决机制[J]
.法学论坛,2003,18(6):5-11.
被引量:39
2
王婷.
试议由学术批评引发的名誉侵权[J]
.学术界,2005(3):133-138.
被引量: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EB/OL].2003(2).
4
黄安年.
学术批评和司法诉讼的良性互动问题——从沈履伟剽窃案谈起[J]
.社会科学论坛,2005(9):89-92.
被引量:2
5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2005)云南民-终字第88号.
6
秦惠民.
司法应谨慎介入学术纠纷[J]
.中国高教研究,2005(11):55-58.
被引量:14
7
学术批评应受法律保护--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梁慧星对本报记者-席谈"[N]检查日报,2001-6-13.
8
镇江市京口区人民法院(2014)京民初字第1922号.
9
蔡诗言.
学术批评的法律界限问题研究——以我国法院审判实践为视角[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3):71-75.
被引量:4
10
梁治平.
名誉权与言论自由:宣科案中的是非与轻重[J]
.中国法学,2006(2):146-159.
被引量:39
二级参考文献
40
1
吴学源.
“纳西古乐”是什么东西?[J]
.艺术评论,2003(1):21-26.
被引量:21
2
苏力.
《秋菊打官司》案、邱氏鼠药案和言论自由[J]
.法学研究,1996,18(3):65-79.
被引量:230
3
陈智峰,苏苗罕,赵张耀.
美国学位纠纷的解决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中国高教研究,2004(8):28-31.
被引量:11
4
夏再兴.
什么是学术权力?——读《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J]
.咸宁师专学报,2001,21(1):1-3.
被引量:38
5
张茂泽.
论学术批评[J]
.学术界,2001(2):85-99.
被引量:36
6
谢海定.
作为法律权利的学术自由权[J]
.中国法学,2005(6):16-32.
被引量:55
7
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11.17.
8
.新华网2004年12月26日报道[Z].,..
9
曹树基.《关于“学术研究规范”的几点思考》[N].《文汇报》,1999年1月2日.
10
法治斌.《人权保障与司法审查》[M].台湾月旦出版公司,2001年10月..
共引文献
92
1
罗爽.
教育法治进程中的教育法律救济研究:回顾与展望[J]
.中国教育法制评论,2020(2):140-151.
2
姚金菊.
高校教师学术纠纷解决机制研究[J]
.中国教育法制评论,2019(2):34-47.
3
尹建国.
危害国家安全网络有害信息的范围判定与法律边界[J]
.法学评论,2023,41(3):35-45.
4
肖枝海.
公众人物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4(S2):108-110.
被引量:11
5
欧阳健.
公众人物名誉权限制的法学思考[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61-63.
被引量:1
6
王婷.
试议由学术批评引发的名誉侵权[J]
.学术界,2005(3):133-138.
被引量:2
7
周学锋.
名誉权与言论自由的制衡:“公众人物”理论解析[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0(4):41-44.
被引量:5
8
洪波,李轶.
公众人物的判断标准、类型及其名誉权的限制——以媒体侵害公众人物名誉权为中心[J]
.当代法学,2006,20(4):88-93.
被引量:29
9
徐显明,齐延平.
法理学的中国性、问题性与实践性[J]
.中国法学,2007(1):111-120.
被引量:19
10
韩大元.
迈向专业化的中国宪法学——以2006年发表的部分宪法学学术论文的分析为例[J]
.中国法学,2007(1):121-135.
被引量:13
1
冯小光.
侵犯法人名誉权的司法认定[J]
.人民司法,2009(6):33-37.
被引量:3
2
汪志刚.
德国法上的意见表达和事实陈述的区分[J]
.北方法学,2011,5(3):154-160.
被引量:7
3
纪硕鸣.
判决书到底该如何实现情理法兼备?[J]
.民主与法制,2017,0(15):38-40.
4
巩旭芬.
论民事诉讼中的自认制度[J]
.科学之友(中),2009(2):56-57.
5
舒圣祥.
“4万亿元投资”应引入公众监督[J]
.中国审计,2009(5):27-27.
6
吴丹红.
事实陈述VS意见表达[J]
.方圆,2012(5):72-72.
7
黄泇锜.
网络名誉侵权的责任主体及其责任浅析[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9):278-279.
被引量:4
8
赖明.
美国名誉权侵权研究[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6,0(12):22-23.
9
张晨原.
新闻报道侵犯名誉权的认定[J]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6(5):17-20.
10
童悦.
“转发”行为与名誉权侵权之关联[J]
.青年与社会(下),2015,0(6):68-69.
法制与经济
2016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