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我们正在失去倾听的能力——试论新媒介交流中的视听失衡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新媒介时代,视觉依旧是人们主要的感知方式。即便在具有语音功能的微信叙事中,听觉互动也尚未真正实现。以微信叙事为代表的新媒介交流,本质上仍是一种"媒介中心主义",虽然可以帮助人们"重新部落化",但却是一种"非自然"或"反自然"的部落化。这一交流状态也是线性思维的产物。因而,在视觉文化至上的时代,我们应该正视新媒介交流中视听失衡的现状,学会倾听。
作者 刘碧珍
出处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39,54,共4页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听觉叙事研究"阶段性成果 编号:13AZW003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虚构文本中的叙述声音研究"阶段性成果 编号:2014ZGW1403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5

二级参考文献54

  • 1陈力丹.大众传播理论如何面对网络传播[J].国际新闻界,1998,20(Z1):84-90. 被引量:83
  • 2王怡红.关系传播理论的逻辑解释——兼论人际交流研究的主要对象问题[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13(2):21-26. 被引量:53
  • 3《三国志演义》,毛纶,毛宗岗评改,袁世硕等整理,山东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11页.
  • 4[美]詹姆斯·费伦,彼得·J.拉比诺维茨著.《当代叙事理论指南》,申丹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47,445,449页.
  • 5[美]浦安迪.《中国叙事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8至144、第171至174页.
  • 6鲁迅.《中国小说史略》[A]..《鲁迅全集》第九卷第179页[C].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 7[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第51页.
  • 8[美]罗洛·梅.爱与意志[M].冯川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
  • 9[英]爱·摩·福斯特.《小说面面观》,苏炳文译,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5页.
  • 10[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共引文献108

同被引文献11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