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上古汉语不确定语气副词的区分 被引量:5

On pragmatic properties of the uncertain modal adverbs in Archaic Chinese:A comparative study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对于研究不同种类的副词,句法制图方法卓有成效。但对近义副词来说,语用学分析可以发掘出更重要的语言事实。以上古汉语不确定语气副词为例,它们在主语前或主语后、副词并用、两项副词连用的排序、进入从句、移位方面的表现参差,捕捉不到整齐的规律;如果从信息渠道、主观性(褒贬和信疑)、语体等方面审视,不确定语气副词内部有区分,这些话语层面的区分与语气副词的意义、构成方式有关,也有一套语法形式的佐证(如:对人称、语气、句式的选择)。 Although the Cartographic Approach can be used to investigate syntactic properti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adverbs,it sometime is ineffective in analyzing near-synonyms of modal adverbs.Based on the data of ten uncertain modal adverbs in Archaic Chinese,this paper tries to separate them from one another with several syntactic tests(such as linear order) which may reflect their hierarchical positions,but has no valuable findings.It then researches those modal adverbs within a Discourse Analysis framework.Many pragmatic properties of them are reveal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videntiality,subjectivity and genre.
作者 谷峰
机构地区 南开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41-553,638-639,共13页 Studie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CCY034) 天津市社科规划项目(TJHY11-010)支持
关键词 上古汉语 不确定语气副词 传信 主观性 语体 Archaic Chinese modal adverbs of uncertainty evidentiality subjectivity genr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3

  • 1蔡维天.谈汉语模态词的分布与诠释之对应关系[J].中国语文,2010(3):208-221. 被引量:63
  • 2郭昭军.2003.《从“会:”与“可能”的比较看能愿动词“会:”的句法和语义》,《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二),商务印书馆.
  • 3黄布凡.2007.《羌语支》,孙宏开、胡增益、黄行主编.《中国的语言》,商务印书馆.
  • 4李明.2013.《说"定知":古汉语中的一种长距离副词移位》,曹广顺、Hilary Chappell(曹茜蕾)、Redouane Djamouri(罗端)、Thelda Wiebusch(魏婷兰)主编.《综述古今,钩深取极》,中研院语言学研究所.
  • 5李子玲.《论语》第一人称的指示义[J].当代语言学,2014,16(2):142-156. 被引量:6
  • 6林立芳.1990.《梅县方言口语副词汇释》,《韶关大学、韶关师专学报》(社科版)第4期.
  • 7刘照雄,林莲云.保安语和撒拉语里的确定与非确定语气[J].民族语文,1980(3):23-28. 被引量:11
  • 8孙宏开 陆绍尊 张济川 欧阳觉亚.《门巴、珞巴、僜人的语言》[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 9王洪君,李榕,乐耀.2009.《"了:"与话主显身的主观近距交互式语体》,《语言学论丛》第四十辑,商务印书馆.
  • 10王叔岷.《古籍虚字广义》,台北,华正书局,1990年4月,第103-104页.

二级参考文献51

  • 1蔡维天.谈“有人”“有的人”和“有些人”[J].汉语学报,2004(2):16-25. 被引量:22
  • 2廖秋忠.《语气与情态》评介[J].当代语言学,1989(4):157-163. 被引量:46
  • 3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33(4):268-275. 被引量:2290
  • 4杨碧菀.四种版本《老乞大》中“待”、“敢”的使用情况的考察.兰州城市学院学报,2006,(4).
  • 5贺巍.中国语言地图集·图B3“官话之三文字说明”[A].香港:朗文出版(远东)有限公司,1987.
  • 6李新魁.论近代汉语标准音[C]//李新魁自选集.郑州:大象出版社,1993.
  • 7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修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 8香坂顺一.白话语汇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97.
  • 9邢向东.呼和浩特话音档[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 10黄正德.《说“是”和“有”》[J].史语所集刊,1988,59.

共引文献231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