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如实回答义务”对我国刑事司法的影响——兼论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的程序保障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以对《刑事诉讼法》第118条犯罪嫌疑人"如实回答义务"的阐释作为基础,分析了我国法治进程中在人权保障视角下,"如实回答义务"对我国的刑事司法进程产生的影响。在司法实践中"如实回答义务"也会与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发生冲突,本文提出应当确立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的指导地位,从犯罪嫌疑人利益角度重新理解"如实回答义务",进而提供了旨在为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提供程序保障的合理路径。
作者
武晓艺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法学院
出处
《改革与开放》
2016年第16期58-59,共2页
Reform & Openning
关键词
“如实回答义务”
人权保障
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
程序保障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6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90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3
1
陈瑞华.
义务本位主义的刑事诉讼模式——论“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政策的程序效应[J]
.清华法学,2008,2(1):30-48.
被引量:45
2
樊崇义.
从“应当如实回答”到“不得强迫自证其罪”[J]
.法学研究,2008,30(2):111-121.
被引量:48
3
张棉.
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之内涵及实现路径——兼论与犯罪嫌疑人“应当如实回答”义务的关系[J]
.人民检察,2015(8):10-13.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36
1
陈瑞华.
义务本位主义的刑事诉讼模式——论“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政策的程序效应[J]
.清华法学,2008,2(1):30-48.
被引量:45
2
宋英辉.
不必自我归罪原则与如实陈述义务[J]
.法学研究,1998,20(5):141-150.
被引量:104
3
卜思天.儒佩基奇,王铮,降华玮.
从刑事诉讼法治透视反对自证有罪原则[J]
.比较法研究,1999,13(2):261-272.
被引量:65
4
卞建林,郭志媛.
英国对沉默权的限制[J]
.比较法研究,1999,13(2):283-286.
被引量:32
5
姚莉.
美国判例法中不受强迫自证其罪的特权及其相关规则[J]
.法学,2001(12):29-35.
被引量:8
6
陈瑞华.
未决羁押制度的理论反思[J]
.法学研究,2002,24(5):60-83.
被引量:173
7
杨宇冠.
论不强迫自证其罪原则[J]
.中国法学,2003(1):130-137.
被引量:32
8
陈卫东,陈飞.
论沉默权与坦白从宽[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0(1):50-56.
被引量:11
9
陈瑞华.
司法过程中的对抗与合作——一种新的刑事诉讼模式理论[J]
.法学研究,2007,29(3):113-132.
被引量:152
10
[美]乔恩·R·华尔兹 何家弘译.《刑事证据大全》[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44页,第346页,第353页.
共引文献
90
1
常洁琨,王文娟.
沉默权制度在我国侦查讯问阶段的可行性探析[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2(4):99-103.
2
陈昕,张红昌.
认罪认罚自愿性保障方式的反思与完善[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2):36-38.
3
陈慧君.
论刑事被告人庭审在场义务的法理基础[J]
.天津滨海法学,2021(1):237-255.
4
吴靖,孔祥雨,陈常懂.
论我国刑事程序选择权的制度构建[J]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10,26(4):70-74.
5
牛金臣,张宁.
控审平衡视野下审判权的扩张与限制[J]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10,26(6):54-58.
被引量:1
6
吴靖,孔祥雨.
宽严相济政策下的刑事和解制度[J]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09,25(2):68-71.
被引量:3
7
尚德晋,李波阳.
突破与局限:刑讯逼供的防范对策研究——以新《刑事诉讼法》为视角[J]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7(2):102-105.
8
赵立志.
理性视角下的“不被强迫自证其罪”原则[J]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2,14(5):5-10.
9
李章军,赵蓉.
少年刑罚轻缓化的程序设想[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4):44-46.
10
陈瑞华.
脱缰的野马从许霆案看法院的自由裁量权[J]
.中外法学,2009,21(1):67-81.
被引量:63
同被引文献
9
1
高哲远.
人权的刑事程序保障——以新刑诉法证据制度修改内容为视角[J]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3,22(4):113-116.
被引量:2
2
雷堂.
有效辩护原则及其在我国新刑事诉讼法中的具象及完善[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4(9):95-98.
被引量:4
3
李畔.
我国“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若干问题研究——兼议我国沉默权现状之争[J]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2(1):5-10.
被引量:5
4
刘英,唐东楚.
我国新刑诉法沉默权辨析[J]
.怀化学院学报,2015,34(3):58-61.
被引量:1
5
杨梦轩.
沉默权制度浅析——关于《新刑诉法》确立沉默权后的思考[J]
.商,2015,0(11):209-209.
被引量:2
6
孔令勇.
论刑事诉讼中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一种针对内在逻辑与完善进路的探讨[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0(2):145-156.
被引量:59
7
张菡.
从新刑事诉讼法看中国式“沉默权”[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3(9X):13-15.
被引量:3
8
倪义超.
浅析刑诉法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与沉默权的区别[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5,0(15):125-126.
被引量:2
9
周媛媛.
论新刑事诉讼法中人权保障的发展及期望[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5,0(24):277-27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吴旭仕.
新刑诉法中沉默权的确立及实现[J]
.法制与经济,2017,26(2):172-17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王逍奕.
比较视野下的沉默权制度及中国立法现状[J]
.阴山学刊,2018,31(4):98-103.
2
卢啸宇.
沉默权制度的问题研究[J]
.法制博览,2017(30).
1
黄国庆.
沉默权之我见[J]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3(2):73-74.
被引量:1
2
林斌.
犯罪嫌疑人“如实回答”义务和沉默权[J]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1999(4):48-50.
3
杜健荣.
从权利的角度看无罪推定与如实回答义务之矛盾[J]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6(1):64-68.
被引量:1
4
宋福义,潘道义,郑瑞琰.
沉默权与如实回答义务的关系[J]
.研究生法学,1999,0(1):40-44.
被引量:16
5
宋福义.
沉默权与如实回答义务[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5(5):83-86.
被引量:4
6
张菡.
从新刑事诉讼法看中国式“沉默权”[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3(9X):13-15.
被引量:3
7
郑瑞琨,郑瑞琰.
浅析犯罪嫌疑人之如实回答义务[J]
.人民检察,2002(1):57-58.
8
宋晓玉,史瑞煜,郑天奇.
反对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的完善研究[J]
.商,2013(11Z):223-223.
9
黄祖帅.
不得强迫自证其罪与如实回答之协调适用[J]
.人民检察,2013(9):78-79.
10
池元超.
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本土化的困境[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3(5X):7-9.
改革与开放
2016年 第1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