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南北朝佛教造像背光关系研究——以龙门石窟古阳洞杨大眼造像龛为例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南北朝时期,以成都为中心的四川佛教造像背光对中原北方的影响,可从背光题材与艺术表现形式两个方面考察。南朝造像项光中一铺三尊像的组合形式,出现在北朝龙门石窟杨大眼造像龛佛像项光中。从该龛佛像背光与龛壁飞天,以及古阳洞上层造像龛壁至中层造像背光内南朝式飞天的变化关系,可知北朝吸收南朝飞天式样的演变过程。南朝造像背光中飞天形象也有清晰的演变关系。南朝对北朝造像背光的影响,缘于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北朝皇族权贵、南来的宗室与士人,以及南北往来的高僧,为北朝借鉴南朝佛教文化艺术起到了推动作用。
作者 金建荣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0-96,共7页 Journal of Nanjing Arts Institute:Fine Arts & Design
基金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15YSB007) 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丝绸之路佛教造像背光研究"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1

  • 1宿白.北朝造型艺术中人物形象的变化[G].宿白、中国石窟寺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351.
  • 2李文生.龙门石窟北朝主要洞窟总叙[G]//龙门文物保管所,北京大学考古系,编.中国石窟、龙门石窟(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 3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京华出版社,2000.7.1,(1).
  • 4唐·张怀瓘.画断[M].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一.
  • 5杨泓.试论南北朝前期佛像服饰的主要变化[J].考古,1963(6):330-337. 被引量:54
  • 6吉村怜.《南朝天人图像向北朝及周边各国的传播》,见吉村怜.《天人诞生图研究--东亚佛教美术史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47-163页.
  • 7四川博物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博物馆编著.《四川出士南朝佛教造像》,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147页.
  • 8《魏书》列传第六十一.
  • 9刘景龙.《古阳洞》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图68.
  • 10尤振克.江苏丹阳县胡桥、建山两座南朝墓葬[J].文物,1980(2):1-17. 被引量:111

共引文献194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