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4D电影:技术悖论、效能错位与本体异变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4D电影技术是一种自我矛盾、自我破坏、自我虚饰的异化技术。观影角度与触觉特效、观影距离与空间特效、观影快感与技术效能的错位,造成了艺术体验的官能性障碍,阻挠了审美快感的生成,甚至打破了电影苦心积虑想要营造的"白日梦"幻觉。4D电影的出现并非是技术理性发展的结果,而是后现代语境下对感官体验、游戏体验、震惊体验过度追求的结果。当前4D电影的本体论构成还处于异化的特殊形态,尚未找到自身的合法化依据。
作者 张望 李国栋
机构地区 西南大学
出处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6年第7期94-96,共3页 Aesthetics
  • 引文网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 1波德维尔,汤普森.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插图第8版[M].曾伟祯.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8:508.
  • 2随心.看4D电影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网友狂吐槽[EB/OL].[2016-03-16]http://news.mydrivers.corn/1/474/474278him.
  • 3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M].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96.
  • 4叶朗. 美学原理[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1.
  • 5阿克曼.感觉的自然史[M].路旦俊.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84.
  • 6福赛尔.格调[M].梁丽真.乐涛.石涛,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1:135.
  • 7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 8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21.

共引文献60

同被引文献18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10

相关主题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