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忠诚的“背叛”:《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电影改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以《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为例,运用文本与影视作品对比研究,发现,该影片实现了对原著的忠诚的"背叛",简化了叙事结构,重塑了人物活动细节,给观众带来视听享受的同时,在深层主旨上与小说构成呼应,给电影观众和小说读者以震撼一击。
作者
陆亚青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文学院
出处
《绥化学院学报》
2016年第8期112-114,共3页
Journal of Suihua University
关键词
叙事结构
《布拉格之恋》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捷]米兰·昆德拉.被背叛的遗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2
[捷]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
3
金丹元,张大森.
“颠覆”后的另一种读解——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到《布拉格之恋》的思考[J]
.中国比较文学,2003(4):35-48.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1
1
李凤亮.
复调:音乐术语与小说观念——从巴赫金到热奈特再到昆德拉[J]
.外国文学研究,2003,25(1):92-97.
被引量:35
共引文献
9
1
孙霄.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文本与电影作品意义解读[J]
.电影评介,2008(15):68-68.
2
陈和.
《布拉格之恋》: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J]
.电影文学,2008(15):94-95.
被引量:2
3
肖萌竹.
名著影像化的得失——《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与《布拉格之恋》对比分析[J]
.四川戏剧,2013(10):54-56.
4
宋炳辉.
理论的生成辐射和本土问题意识——兼论四年来关于“经典的解构与重建”问题的讨论[J]
.中国比较文学,2006(4):23-35.
被引量:2
5
刘惠娟.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原型批评解读[J]
.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9(3):80-82.
被引量:1
6
李冰雁.
小说与电影:《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音乐结构”读解[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4):124-127.
7
吴琪.
论王小波小说中的反“乌托邦”精神[J]
.长沙大学学报,2011,25(3):79-80.
8
安晓东.
尼采对“记忆”的价值重估[J]
.学术交流,2014(9):30-34.
9
易帆.
电影《布拉格之恋》与原著对比分析[J]
.电影文学,2014(24):72-73.
1
金蕾蕾.
生命在举轻若重之间——谈陈凯歌镜头里的梅兰芳[J]
.电影文学,2009(4):40-41.
2
邹凡凡.
布拉格之恋[J]
.少年文艺(南京),2008(Z1):118-121.
3
曾义兰.
放得下的布拉格之恋[J]
.工会博览,2010(8):52-52.
4
佚名.
创新中国风[J]
.文苑(经典美文),2012(3):16-16.
5
肖萌竹.
名著影像化的得失——《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与《布拉格之恋》对比分析[J]
.四川戏剧,2013(10):54-56.
6
张超远.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与《布拉格之恋》比较——浅述三个主角人物背景省略的效果[J]
.青春岁月,2013,0(6):6-7.
7
马原.
“轻”与“重”,质感与暗示——菲力普·考夫曼《布拉格之恋》[J]
.书城,2007(5):101-107.
被引量:1
8
舒小曼.
布拉格之恋[J]
.文学与人生,2005(21):22-23.
9
张伟航,杨国荣.
政治与性——昆德拉小说的主题模式探寻[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6(6):90-91.
10
崔静.
米兰·昆德拉与菲利普·考夫曼眼中的“布拉格之春”——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与《布拉格之恋》看文学与电影的叙事[J]
.青年文学家,2013,0(17):3-3.
绥化学院学报
2016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