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凝血功能变化对盆腔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及预后价值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对凝血功能变化在盆腔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预后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盆腔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32例(A组),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32例(B组),分别于术前、术后24 h及术后7 d抽取其空腹时静脉血,对凝血功能进行检查。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凝血酶时间(T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A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和D-二聚体(D-dimer)含量均显著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患者在PT、TT及APTT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但A组D-dimer与FIB水平分别为(13.57±2.37)g/L与(5.37±1.32)g/L,上升幅度显著高于B组的(3.53±1.14)g/L与(3.82±1.13)g/L,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盆腔术治疗的患者应检查术前与术后早期凝血功能,特别是Ddimer与FIB水平的检测有助于降低盆腔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作者 叶文娟
出处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年第17期104-105,共2页 Clin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二级参考文献101

共引文献103

同被引文献38

二级引证文献2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