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传统全麻通气策略与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对妇科腔镜手术患者肺顺应性及氧舍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拟行妇科腔镜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潮气量(VT)=10mL/kg,呼吸频率(F)=9~12次/分钟,吸呼比(I:E)=1:2,呼气末正压(PEEP)=0cmH2O],B组:(VT=6mL/kg,F=14~16次/分钟,I:E=1:2,PEEP=5cmH20),每组25例,观察并记录患者麻醉前(T1)、麻醉后手术开始前(T2)、气腹建立后5min(T3)、气腹建立后1h(T4)、拔管后10min(T5)各时间点心率(HR)、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次数(RR);收集T2、T3、T4时间点平均气道压(Pmean)、气道峰压(Ppeak),计算肺动态顺应性(Cdyn),采集T1、T4、T5时间点动脉血,计算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氧舍指数(OI)、呼吸指数(RI)。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手术时间、术中液体出入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应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3、T4时间点Pmean、Ppeak高于T2,Cdyn低于T2(P〈0.05);B组患者T2、T3、T4时间点Pmean、Ppeak低于A组,Cdyn高于A组(P〈O.05);术前两组患者各参数无差异;气腹建立后1hA组OI、RI值,B组pH、PaCO2、RI值较术前与术后有明显变化;气腹建立后1h,B组pH、P(A—a)O2、RI值低于A组,PaCO2高于A组,拔管后10rainB组OI高于A组,RI低于A组(P〈0.05)。结论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可降低腹腔镜手术中机械通气时的Pmean、Ppeak,提高肺动态顺应性,可以作为-种在妇科腔镜手术中安全的通气策略。
出处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5期3548-3550,共3页
Chongqing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