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乾嘉时期的学统重建
被引量:
9
The Re-build of the Academic Succession System during the Reigns of Emperor Qianlong and Emperor JiaQing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乾嘉时期,清儒有一种普遍的学统重建的意向。其侧重面有三:汉学学统的重建、经世实学学统的重建、礼学学统的重建。正是通过如上三个方面,典型地体现出清学重礼、重学、重行为效应的色彩。乾嘉时期的学统重建,以上续孔孟学统为旗帜,彻底打乱了宋明以来儒学“心性理气”、“道统”与“学统”的传承谱系,体现出历史发展的延续性和非延续性的统一。乾嘉时期的学统重建虽然表现形式是“复古”,但其历史内容却是“近代指向”。
作者
周积明
机构地区
湖北大学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6-60,共5页
关键词
乾嘉时期
学统重建
近代指向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9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21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1
1
周积明.
《四库全书总目》的经世价值取向[J]
.中国史研究,1992(2):78-87.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39
1
徐光启.《刻同文算指序》,见《徐光启集》,第80页.
2
《美国与中国》,商务印书馆,1971年版,第187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卷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7页.
4
《总目》史部,卷六一,《宋令懿范》条.
5
《总目》史部,卷五五,《钦定明臣奏议》条.
6
《总目》史部,卷六九,《三吴水考》条.
7
《总目》史部,卷八九,《小学史断续集》条.
8
《总目》史部,卷七五,《两浙海防类考续编》条.
9
钱大昕.《廿二史札记序》.
10
《潜研堂文集·世纬序》.
共引文献
3
1
吴国武.
千古同文——东亚视野下的《四库全书总目》[J]
.四库学,2021(1):53-78.
2
罗炳良.
《四库全书总目》史部提要的理论价值[J]
.史学月刊,2006(9):12-20.
被引量:5
3
刘如玲.
90年代目录学史研究的进展[J]
.情报杂志,2001,20(9):18-19.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21
1
彭林.
阮元实学思想丛论[J]
.清史研究,1999(3):38-44.
被引量:5
2
郭康松.
论清代考据学的学术规范[J]
.清史研究,1999(3):65-69.
被引量:8
3
王树民.
江藩的学术思想及汉学与宋学之争[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2(2):123-126.
被引量:6
4
郭康松,胡继芳.
论清代数学考据方法[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6(6):78-82.
被引量:4
5
暴鸿昌.
清代汉学与宋学关系辨析[J]
.史学集刊,1997(2):64-70.
被引量:8
6
王俊义.
清代学术思想史研究的新创获——张寿安及其《以礼代理》评介[J]
.中国文化研究,1999(3):137-141.
被引量:2
7
黄爱平.
论清代乾嘉时期的经世思潮[J]
.中国哲学史,1997(4):92-101.
被引量:8
8
黄爱平.
《汉学师承记》与《汉学商兑》——兼论清代中叶的汉宋之争[J]
.中国文化研究,1996(4):48-53.
被引量:12
9
暴鸿昌.
袁枚与乾嘉考据学[J]
.史学月刊,1993(1):42-46.
被引量:3
10
黄爱平.
钱大昕与乾嘉考据史学[J]
.清史研究,1993(3):86-94.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9
1
雷平.
20世纪清代学术史研究述略[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5):603-607.
被引量:1
2
黄爱平.
百年来清代汉学思想性问题研究述评[J]
.清史研究,2007(4):92-106.
被引量:2
3
薛源.
述古、嬗变与赓续:基于学统视角看民族传统体育的传统再生[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7,33(2):63-68.
被引量:1
4
刘麒麟.
斯文、儒士、天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总叙》读记[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1(1):196-214.
被引量:1
5
邓国宏.
学统的重建:汪中荀子学新探[J]
.邯郸学院学报,2019,29(1):34-38.
被引量:1
6
张子璇,曹炜.
惠士奇《礼说》的训诂特点及存在的问题[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22,36(4):42-47.
7
郑长铃,林淑娟.
三秦多厚重 斯人更传情——乔建中与音乐学统传承要义[J]
.中国音乐,2024(6):77-85.
8
雷平.
近十年来大陆乾嘉考据学研究综述[J]
.史学月刊,2004(1):123-128.
被引量:5
9
林军.
试论清代乾嘉诸子学兴起的文化意义[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3(6):42-4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杨希.
乾嘉学风下汪中的诸子学——《述学》思想探析[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0,31(4):96-105.
2
黄爱平.
百年来清代汉学思想性问题研究述评[J]
.清史研究,2007(4):92-106.
被引量:2
3
黄爱平.
清代汉学流派研究的历史考察及其评析[J]
.中国文化研究,2008(3):113-122.
被引量:2
4
罗炳良.
乾嘉史学的理性诉求及其现代价值[J]
.甘肃理论学刊,2010(4):138-143.
5
张涛.
“学侣”视角下的乾嘉学派研究述论[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00-102.
6
张瑞龙.
让政治因素回归学术思想史研究——杨念群《何处是江南》与清代学术思想史研究的新方向[J]
.清史研究,2015(3):145-156.
被引量:2
7
任慧峰.
在史学与哲学之间[J]
.中国图书评论,2016,39(8):112-116.
8
曹守亮.
求真·重意·致用——罗炳良教授史学本体论思想初探[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1):66-72.
9
王宏,程瑾瑜,郑薇娜.
论学校武术在爱国主义精神培育中的使命[J]
.体育文化导刊,2018(4):99-103.
被引量:15
10
李乾明.
试论中国古代教学论学术思想的“中国气派”[J]
.教育史研究,2020,2(1):77-91.
1
林军.
清代考据学的兴起与诸子学历史地位的升降[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10-114.
被引量:1
2
冯正明.
祥云彝族“哑巴节”解读[J]
.群文天地,2010(3):52-53.
3
冉铁星.
中国教育学会理事、湖北省教科所副所长、研究员冉铁星:要转变观念:从“重教轻学”转为“倚教重学”[J]
.中小学校长,2003(1):21-21.
4
王妩明.
祥营狮鼓 百年传奇[J]
.文化学刊,2017(3):181-184.
5
严小青,惠富平.
宋明以来宫廷与民间制香业的兴衰[J]
.中国农史,2008,27(4):100-109.
被引量:7
6
王汝柏.
韩国孟学专家赵骏河[J]
.春秋,1997,0(5):31-32.
被引量:1
7
昝绍志,周维仁.
论三国时期的重学意识[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21(4):88-91.
8
严晓明,李友兰.
浅论洋务运动与近代文化变迁[J]
.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2(3):53-57.
9
葛荣晋.
晚清经世实学概说[J]
.清史研究,1993(4):60-67.
被引量:2
10
孙占元.
论左宗棠的文化思想[J]
.近代史研究,1994(3):237-252.
被引量:1
江汉论坛
2002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