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信用衍生品发展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信用衍生品作为金融衍生品中的重要一员,不仅具有金融衍生品的种种特点,更兼具分散与规避风险的作用。因此,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工具,信用衍生品迅速发展,但其背后隐含的巨大风险也不容忽视。本文介绍了信用衍生品的特点和内涵,同时重点梳理了我国发展信用衍生品的探索过程,并就目前我国衍生品市场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了推动信用衍生品发展和金融创新的几点建议,以期完善金融市场法律法规,推动信用衍生品的发展。
作者
邓冕
机构地区
湖南省常宁市农商银行罗桥支行
出处
《金融经济(下半月)》
2016年第9期124-125,共2页
关键词
信用衍生品
金融市场
金融监管
分类号
F832.4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4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
1
申世君.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新趋势及启示[J].财政金融,2012(6).
2
高宇.
信用衍生品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建议[J]
.国际金融,2016(6):63-68.
被引量:4
3
广发期货发展研究中心国债组.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发展[N].期货日报.2013-04-09.
4
刘利,喻青.
浅析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与发展[J]
.商业经济,2013(3):119-120.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5
1
张海云,左思斌,王博.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产品改造与缓释失效[J]
.科学决策,2014(5):47-57.
被引量:4
2
曲韵.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J]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3(6):78-79.
被引量:6
3
刘伟琳,赵文荣.
我国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历程回顾、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J]
.理论界,2010(9):41-44.
被引量:8
4
陈艳声,邹辉文.
违约风险与信用衍生品定价文献综述[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15(5):26-32.
被引量:1
5
周文渊,张博,邹宇.
美国CDS市场改革及对中国的借鉴[J]
.债券,2016(2):49-54.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8
1
Bottom Up与Top Down[J]
.管理学家(学术版),2013(12):34-34.
2
王扬,孙楠.
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现状与发展浅析[J]
.消费导刊,2013(7):56-57.
被引量:1
3
张妙航.
刍议金融衍生品最新发展趋势[J]
.全国商情,2015(31):88-89.
4
管迪凯.
关于信用衍生工具定价模型的实证研究[J]
.财经界,2018(21):26-27.
5
肖平均.
浅析金融衍生工具在实体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J]
.现代商业,2018(24):113-114.
被引量:2
6
贺燕,陈庭强,王冀宁.
从信用衍生品创新扩散视角论交易对手风险传染[J]
.财会月刊(下),2018(10):155-160.
被引量:1
7
周怡,马克.
信用衍生品市场发展问题探讨[J]
.西南金融,2020(2):41-48.
被引量:6
8
孟戈,周正.
我国金融衍生品扩容的内在原因及影响分析[J]
.北方经贸,2020(7):79-81.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41
1
周焕焕.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研究[J]
.大众投资指南,2020,0(1):23-23.
被引量:1
2
韩琳,胡海鸥.
国外信用风险转移市场作用机制研究述评[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27(12):37-43.
被引量:20
3
刘亚,张曙东,黄亭亭.
信用违约互换与债券市场发展[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29(2):42-46.
被引量:9
4
廖岷,杨元元.
全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与监管的发展状况及其启示[J]
.金融研究,2008(6):69-79.
被引量:51
5
汪来喜.
基于金融产品创新视角对次贷危机的宏微观透视[J]
.金融发展研究,2009(8):13-16.
被引量:3
6
聂聪.
从美国金融危机看信用衍生工具的真实风险[J]
.经济视角,2010,29(2):36-38.
被引量:2
7
陈哲,刘延平,张榕.
国外信用风险转移市场宏观作用理论研究[J]
.金融评论,2010,2(5):114-121.
被引量:6
8
安毅,赵婷.
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发展——基于金融结构和宏观稳定的分析[J]
.南方金融,2010(10):55-59.
被引量:4
9
邓斌,张涤新.
金融危机背景下信用违约互换道德风险研究[J]
.经济评论,2011(1):5-14.
被引量:9
10
李勇,王满仓.
信息不对称、机构投资者与股价波动率——基于扩展CAPM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
.金融评论,2011,3(2):108-122.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2
1
贺燕,陈庭强,王冀宁.
从信用衍生品创新扩散视角论交易对手风险传染[J]
.财会月刊(下),2018(10):155-160.
被引量:1
2
洪心宇.
浅析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现状与发展策略[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22,25(14):167-169.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邹辉文,朱申楠.
网络小额贷款的信用衍生品构造与定价研究[J]
.金融监管研究,2020(6):59-79.
被引量:1
1
张晓亮,宋振荣.
浅谈金融衍生品在中国的发展[J]
.中国科技博览,2009(1):15-15.
被引量:1
2
尹承玲.
信用衍生产品及其在信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
.银行与经济,2003(8):29-31.
被引量:1
3
汪宇瀚.
关于我国信用衍生产品的几点思索[J]
.浙江金融,2008(5):57-58.
被引量:2
4
金中夏,张甜甜.
信用衍生品市场发展对金融稳定的意义[J]
.中国金融,2007(8):15-17.
被引量:12
5
马佳杰.
后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J]
.中国商论,2014,0(2X):105-106.
被引量:1
6
李霞.
信用衍生产品的作用机理及在我国发展的思考[J]
.财会研究,2010(9):46-47.
7
卢力平.
中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现状及建议[J]
.中国外汇管理,2000(11):14-15.
被引量:3
8
金旻昊.
银行服务收费的现状及建议[J]
.上海农村金融,2001(4):28-29.
9
刘海东,王连杰.
现金与利率管理的现状及建议[J]
.河北金融,2002(11):55-55.
10
闫敏.
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展现状及建议[J]
.企业导报,2011(10):41-41.
被引量:1
金融经济(下半月)
2016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