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文艺“民族形式”论争对古典白话小说价值的阐释与定位

A Debate of “National Form” of Literature and Art on the Evaluation of the Value of Chinese Classical Vernacular Novel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20世纪40年代的文艺"民族形式"论争,以"抗日救国"为核心、"民众性"为导向,强调文艺作品要将国际主义的内容与民族形式结合,在形式上具备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在此论争背景下,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的价值被定位于形式价值,即在语言价值方面强调"口语化""方言化",在人物描写技法上强调"生动的民族性"。这与文学革命重估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的价值定位迥然相异。 With “anti-Japanese national salvation” as the core, the debate of a “national form” of literatureand art in the 1940 s was oriented toward “ the public ” ? It emphasized that literary work should combinethe international content with a national form, which would result in the literary form with a Chinese style.Within that context, the value of Chinese classical vernacular novel was believed to be form, namely, itstressed “colloquial dialect” in the language value and “vivid nationality” in the portrait of figures. It was differentfrom the reevaluation of the value of Chinese classical vernacular novel in the literary revolution.
作者 苏琴琴
出处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19,共5页 Journal of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文艺“民族形式” 白话小说 语言价值 人物描写 “national form” of literature and art vernacular novel language value portrait of figur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8

  • 1石凤珍.从“旧形式”到“民族形式”——文艺“民族形式”运动发起过程探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3):45-50. 被引量:7
  • 2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M]//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 3毛泽东.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M]∥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67.
  • 4毛泽东.论持久战[M]∥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81.
  • 5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M]..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2版[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6.
  • 6陈伯达.我们关于目前文化运动的意见[J].解放,1938(39):28-32.
  • 7周扬.我们的态度[J].文艺战线,1939,1(1):1-3.
  • 8艾思奇.抗战文艺的动向[J].1939,1(1) :26-31.
  • 9陈伯达.关于文艺的民族形式问题杂记[C]//徐迺翔.文学的“民族形式”讨论资料-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 10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M]//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6-708.

二级参考文献18

  • 1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A]..毛泽东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3,669,692.
  • 2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A]..毛泽东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 3陈伯达.关于文艺的民族形式问题杂记[A].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第二集·文艺理论卷二[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第119页.
  • 4陈伯达.论文化运动中的民族传统[A].国民党反共分子、托派、叛徒、特务、修正主义分子陈伯达言论集(十)[C].北京:国家图书馆馆藏资料,1974.
  • 5艾思奇.旧形式运用的基本原则[A].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1)[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 6陈毅.关于文化运动的意见—在海安文化座谈会上的发言[A].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1)[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 7关于“旧瓶装新酒”的创作方法座谈会记录[A].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第二集文艺理论卷二[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 8周扬.对旧形式利用在文学上的一个看法[A].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1)[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 9郭沫若.“民族形式”商兑[A].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第二集文艺理论卷二[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 10王实味.文艺民族形式问题上的旧错误与新偏向[A].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第二集文艺理论卷二[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共引文献8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