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理论之后?传统之后?——间性视域下西方“新历史(后传统)”主义诠释观批判与反思研究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具体句读在伊格尔顿的《理论之后》提出"之后",反映在诠释学的认识论维度上,对待"传统或历史"的不同理解态度与评判立场直接分歧了两大批评流派,它们分别呈现为一类以伽达默尔为领军人物,以传统理解与文化认同的"历史性"统一为核心表征形式的"本体论"哲学诠释学思潮;另一类由哈贝马斯创立的以传统反思、意识形态批判为鲜明个性的"实践论"批评诠释学思潮。正是后者开创了一条引向"新历史(后传统)"主义思维范式与"后批评"诠释愿景的广阔道路。
作者 陶永生
出处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8-83,共6页 Fujian Tribune
基金 作者主持的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比较视域下格林布莱特文化诗学批评学派批判与反思研究"(立项号:J15WD08)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 1[德]伽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K诠释学I ),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377-387页.
  • 2[德]伽达默尔著.《伽达默尔集》,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版,第391页.
  • 3洪汉鼎著.《理解的真理:解读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62页、第297页.
  • 4Edward Said, Figures, Configurations, TransSgurs-rions,inCox Jeffiey N.,Reynolds,New Historical LiteraryStud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3,p.316.
  • 5Habennas, Knowledge and Human Interests,Trans.Jeremy Shapiro, Boston: Beacon Press, 1971,p.36-56.
  • 6[德]哈贝马斯著.《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46页.
  • 7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文艺学和新历史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38页.
  • 8Habermas, On the Logic of the Social Sciences,p.170.
  • 9王姗姗,溥林.“艺术-家”是人还是其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6(9):63-71. 被引量:2
  • 10Mendelson, The Habermas-Gadamer Debate,p.57、p.64-65.

二级参考文献14

  • 1梅耶.夏皮罗,丁宁.描绘个人物品的静物画──关于海德格尔和凡高的札记[J].世界美术,2000(3):64-66. 被引量:20
  • 2《林中路》(Holzwege, Vittorio Klostermann, Frankfurt am Main, 1994),孙周兴根据维多里奥-克劳斯特曼出版社1994年第7版译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1-71页.
  • 3伽达默尔著,夏镇平、宋建平译.《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11月,第59-69页.
  • 4[德]海德格尔.林中路[M].孙周兴译.上海:上海泽文出版社.2008.199.
  • 5[德]伽达默尔 洪汉鼎 译.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487.
  • 6海德格尔著,熊伟,王庆节译.《形而上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5,13-14,24,205页.
  • 7[德]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5卷)[M].李秋零,编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 8[英]毛姆.月亮与六便士[M].傅惟慈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 9[英]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艺术的故事”[M].范景中译.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 10[德]海德格尔.哲学论稿——从本有而来[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