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会计中高职衔接3+3教学方法探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3+3模式的出现,为中职学生的升学提供了有效途径,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在中高职的衔接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同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中职生和普高生的差异,教学方法的单一也是应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本文结合会计专业的特点、中职生、普高生的异同,总结出了一套比较实用的教学方法,以供参考。
作者
于北方
郑国龙
机构地区
沙洲职业工学院
出处
《知识经济》
2016年第20期147-147,149,共2页
Knowledge Economy
关键词
会计
中高职
3+3模式
教学方法
分类号
G71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F230-4 [经济管理—会计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7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段标.
“3+3”中高职分段培养一体化课程体系设计的思考[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1(26):47-51.
被引量:10
2
鲍建成.
“3+3中高职衔接项目”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1(18):141-142.
被引量:3
3
王宇波.
北京市中高职衔接的现实进展与模式设计[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7(15):27-32.
被引量:63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郭翠兰.
中高职衔接基本问题与协调发展若干对策[J]
.职教论坛,2007,23(03S):52-53.
被引量:48
2
王宇波.终身教育视角下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M]∥时龙,吴岩.基本问题和重大问题-北京教育发展报告(2009-2010卷).北京出版社,2010(12).
3
王新桥.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1):814—814.
4
王育培.
大众化背景下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问题研究[J]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9,11(4):30-34.
被引量:48
5
贾艳丽.
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策略研究[J]
.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3(2):73-74.
被引量:11
6
龙德毅.
中高职衔接──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之路[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17(2):45-45.
被引量:16
7
朱明松.
“3+3中高职衔接项目”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以机电专业为例[J]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4,0(11):74-75.
被引量:3
8
陈建玲.
中职与高职衔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走出困境的必经之路[J]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4):41-43.
被引量:4
9
威泽勇,冷江.
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
.家教世界,2013,0(11X):198-198.
被引量:4
10
俞启定.
对口招生:中高职衔接的关键所在[J]
.教育发展研究,2003,23(7):41-43.
被引量:26
共引文献
73
1
李耀辉.
模具专业“3+3”中高职衔接分段培养模式探索[J]
.轻工科技,2020,36(4):148-149.
被引量:1
2
谷朝众.
中原经济区中高职教育面临的机遇与发展研究[J]
.大家,2012(12):345-345.
3
沈凌,吕其惠,肖心远,樊永强.
构建适应工程机械专业人才需求的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J]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4):63-65.
4
解慧琴.
旅游英语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研究[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3(7):338-338.
被引量:2
5
蒋新革,王韶清.
构建中高职一体化职业教育体系的探索[J]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2,2(4):31-35.
被引量:23
6
陈传起.
探索中高职计算机课程衔接,协调发展自主招生职业教育[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6):169-169.
被引量:2
7
秦学礼.
中高职教育“3+2”培养模式课程衔接实证研究[J]
.计算机时代,2012(12):49-51.
被引量:9
8
庄小红.
中高职文化基础课程衔接的对策研究——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职业技术教育,2012,33(26):14-17.
被引量:9
9
刘爱英.
中高职衔接主要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8(1):46-48.
被引量:12
10
谢晓轲,董俊华.
中高职衔接招生及遴选模式研究——以佛山市“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为例[J]
.广东教育(职教),2013(3):23-24.
被引量:4
1
王进.
论职工培训市场化运作的基础和意义[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3,9(3):68-70.
被引量:3
2
黄吉波.
加强职业中专学校德育是适应时代的需要[J]
.教育界(高等教育),2016,0(7):28-28.
3
何向彤.
关键能力培养及评估:澳大利亚的认识与实践[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19):80-83.
被引量:15
4
谢延龙.
透视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J]
.教育情报参考,2004(11):9-10.
5
周祥.
浅析情景模式在旅游管理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J]
.现代职业教育,2016,0(32):115-115.
被引量:5
6
许黎娜.
毕业生求职的五大误区[J]
.成才与就业,2011(13):46-46.
7
毛秀纯,谭柳青.
及时为新入园的孩子“把脉”[J]
.知识窗(教师版),2013(3):33-33.
8
宫峰,高晶.
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现状及思考[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0(19):86-88.
被引量:2
9
向永进.
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与对策分析[J]
.同行,2016,0(15):489-489.
10
朱瑚.
中职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创新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2016,0(5):67-67.
被引量:2
知识经济
2016年 第2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