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非物质劳动与非物质化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动能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非物质劳动相对于物质劳动而言,在劳动对象、劳动过程、工作时间、生产方式、价值认同等方面具有自身特点。但是,非物质劳动并没有丧失劳动的自主性和本质意义。随着新科技的进步和非物质劳动作用的显性增强,"非物质化"经济的发展势头强劲,成为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动能。非物质化经济的产业拓展,其结果是促使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传统工业经济得以优化革新以及"体验经济"新形态的萌生。非物质化经济的深入发展,将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以及发展"新经济"等发挥良性效应。
作者 赵海月 韩冰
机构地区 吉林大学
出处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0-134,共5页 Guizhou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西方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研究"(2013B34)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二级参考文献30

  • 1蓝庆新.东北大开发中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思路[J].东北亚论坛,2004,13(4):12-16. 被引量:6
  • 2迈克尔·哈特,张勇.《当代意大利激进思想·序言》[J].国外理论动态,2005(3):36-40. 被引量:7
  • 3毛里齐奥·拉扎拉托,高燕.非物质劳动(上)[J].国外理论动态,2005(3):41-44. 被引量:56
  • 4迈克尔·哈特,陈越(译).非物质劳动与艺术生产[J].国外理论动态,2006(2):50-51. 被引量:12
  • 5Maurizio Lazzarato, "Immaterial Labor", Paolo Virno and Michael Hardt, edt. Radical Thought in Italy: A Potential Politic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6.
  • 6[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380.
  • 7[美]迈克尔·哈特 [意]安东尼奥·奈格里 杨建国译.帝国[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 8.[美]美国总统经济报告[R].华盛顿:美国政府出版公司,1992—2003..
  • 9范跃进.世界经济年度报告2003[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 10(美)袄尔特·亚当斯 詹姆斯·W·布罗克.美国产业结构(第10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