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不堪重负的爱——《无声告白》中家庭教育对莉迪亚的影响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小说《无声告白》讲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悲剧故事,莉迪亚有一个希望与众不同的母亲,渴望融入人群的父亲以及让她无处释放压力的家庭,莉迪亚所处的家庭环境,所受的家庭教育是最终导致其悲剧发生的原因。家庭教育对莉迪亚具有重要影响。
作者
杨静
机构地区
西安培华学院
出处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117-118,122,共3页
Journal of Pu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关键词
莉迪亚
家庭
教育
分类号
I712.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1
1
[美]伍绮诗.无声告白[M].孙璐,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5.
同被引文献
17
1
章国宾.
浅议青少年家庭教育的重要性[J]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09,3(2):53-55.
被引量:6
2
段有忠.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及优化[J]
.长春大学学报,1998,8(Z1):11-14.
被引量:1
3
田美玲.
浅谈学校与家庭在教育中的合力关系[J]
.学园,2012(14):177-177.
被引量:2
4
郁芳.
用“赏识”的钥匙打开心门——《小孩不笨2》的教育启示[J]
.电影文学,2012(21):151-152.
被引量:2
5
李中美.
浅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J]
.新课程学习(下),2013(3):171-171.
被引量:1
6
方幸福,赖艳.
思想的交汇与视域的超越:“第二届族裔文学国际研讨会”综述[J]
.外国文学研究,2015,37(1):168-170.
被引量:1
7
林红明.
基于潜能教育的中职生家风家教建设对策研究[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6):41-43.
被引量:2
8
申圆.
“于无声处听惊雷”——评伍绮诗小说《无声告白》[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6(3):86-88.
被引量:7
9
龚淑梅.
琥珀之爱——论《无声告白》里亲子命运的轮回[J]
.开封大学学报,2015,29(4):27-29.
被引量:3
10
胡林.
让我告白——评伍绮诗小说《无声告白》[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6(5):117-118.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5
1
刘志宇.
试论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6):202-203.
被引量:2
2
邱宇.
《无声告白》中的存在主义与文化认同解读[J]
.新余学院学报,2018,23(6):89-92.
3
蒋婧伊.
浅析《无声告白》中莉迪亚悲剧原因[J]
.北方文学,2019,0(3):110-110.
4
韦慧妍.
分析《无声告白》中莉迪亚的死亡原因——基于人物形象分析[J]
.校园英语,2019,0(2):245-246.
5
于溪.
《无声告白》中的“呐喊”[J]
.青年文学家,2018,0(1Z):108-10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
1
马铁英.
试论家庭教育中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J]
.当代家庭教育,2019,0(7):21-21.
被引量:1
2
韦慧妍.
分析《无声告白》中莉迪亚的死亡原因——基于人物形象分析[J]
.校园英语,2019,0(2):245-246.
3
庞志华.
浅谈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及策略[J]
.教师,2020(18):19-20.
1
张巧平.
爱情、婚姻与幸福[J]
.学理论,2010(16):173-173.
2
邱爽.
简·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里的婚姻观(英文)[J]
.青年文学家,2011,0(5X):36-36.
3
李润润,张慧荣.
《无声告白》中莉迪亚悲剧原因探析[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9(7):34-36.
被引量:17
4
杜永友.
论劳伦斯《虹》中的彩虹意向[J]
.文学教育,2010(3):94-95.
被引量:1
5
李阳.
莉迪亚和玛丽琳——《无声告白》中的人物分析[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32(9).
被引量:1
6
李丽虹,杜鹃.
原型批评视阈下《儿子与情人》的“三部曲”[J]
.长城,2011(6):57-58.
7
程惠敏.
女性主义视角下探讨《傲慢与偏见》[J]
.长城,2014,0(04X):145-146.
8
薇拉.凯瑟,钱青.
冤家[J]
.外国文学,1986(1):2-19.
9
威廉.霍尔顿,陈荣生.
七年之痒[J]
.译林,2004(4):167-169.
10
李新春.
从私奔看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发展——莉迪亚和伊莎贝拉的私奔对比[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32(10).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