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奈达的功能对等角度分析工程类学术论文的汉英翻译策略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奈达提出"最切近的自然对等"即"动态对等",并于1969年将"动态对等"改为"功能对等"。他坚持在一些特定情况下,没有必要理会原文的文体特征;译文的遣词造句对目的语读者需要触发与源语读者相同的效果,因此原文的形式将不可避免地做出改变。本文将利用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从词组、句子、语篇三个层面探讨工科类文章英译汉过程中如何灵活处理原文形式,即"内容第一,形式第二",优先保证内容的对等,必要时进行词和句的重组。
作者 戴维
出处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6年第10期35-37,共3页 English Squar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 1Nida, 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 2Nida, E, A. & Taber, C, 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 Leiden: E. J. Brill, 1969.
  • 3Nida, E, A. & Reybern, W, D. Meaning Across Cultures[M]. New York: Orbis Books, 1981,.
  • 4李华驹.21世纪大英汉词典[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 5苏文秀.奈达与纽马克翻译理论比较[J].外国语文,1998,23(3):89-96. 被引量:24
  • 6王丹.奈达翻译理论综述[J].绥化学院学报,2007,27(2):139-141. 被引量:6
  • 7尤金·奈达语言,文化与翻译[M].严久生译.内蒙古: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3.
  • 8赵丹丹.浅论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J].文学教育(中),2011(3):54-55. 被引量:63

二级参考文献2

共引文献9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