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学生创新能力与专利能力提升的相互促进机理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在对大学生创新能力与专利能力的内涵及其构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大学生"两种能力"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促进机理展开了研究,以期为我国高等院校更好地推进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与专利能力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途径。
作者
刘介明
李悠
陈旭
机构地区
武汉理工大学
出处
《科技创业月刊》
2016年第18期33-34,37,共3页
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 in Science & Technology
基金
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15)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能力
专利能力
相互促进机理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29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3
1
马斯洛.人的潜能和价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2
李伟.
企业发展中的专利:从专利资源到专利能力--基于企业能力理论的视野[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8,30(4):54-58.
被引量:8
3
Knight,H.J. Patent strategy : for re- searchers and research managers[M]. John Wiley & Sons,N.Y. 2001.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Stewart, T. A. Intellectual, Nicholas Brealdy Publishing, London, 1997.
2
Latour, B. Pandorra's Hop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 1999.
3
Wernerfelt, B. 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84,5:171.
4
Barney, J. Strategic Factor Markets: Expectations, Luck and Business Strategy. Management Science, 1986, 42:1231 - 1241.
5
Dierickx, I. Cool K. Asset Stock Accumulation and the Sustainability of Completive Advantage. Managment Science, 198, 35(12): 1504- 1511.
6
Barney, J.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1, 99- 120.
7
亚当·杰夫,乔希·勒纳.《创新及其不满--专利体系对创新与进步的危害及对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
Prahalad, C. K. Hamel G. The Core Competency of qlae Corpor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5 -6, 1990.
9
Smith, M. Intellectual Property: a Strategic Point of View.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2002,Vol. 3, No.4, 366- 374.
10
Sullivan, P. H. Profiting from Intellectual Capital : Extracting Value from Innovation, John Wiley Sons, 1998, New York.
共引文献
129
1
张勇.
突围与建构——再论创造社“转向”[J]
.中国文学研究,2004(4):99-102.
被引量:1
2
赵颖,郝德永.
当代课程的自主品质与自律途径[J]
.学科教育,2004(11):10-14.
被引量:1
3
冉祥华.
谈教师工作的创造性[J]
.教育探索,2005(6):18-21.
被引量:1
4
曹国新,汪忠烈,刘蕾.
论旅游学的定义:一种基于本体论的考察[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3):61-63.
被引量:11
5
匡和平.
关于现代化进程中责任感缺失现象的思考[J]
.理论导刊,2005(7):25-27.
被引量:1
6
李宝庆,靳玉乐.
课程改革:道家哲学的视点[J]
.教育研究,2005,26(12):32-37.
被引量:12
7
郭艳君.
论人的需要和自我意识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J]
.学术交流,2005(12):5-8.
被引量:2
8
周甄武.
虚拟实践:人类新的实践形式[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20(2):40-46.
被引量:30
9
肖俭伟,邱美玲.
关于旅游审美经验的思考[J]
.江西社会科学,2006,26(3):73-78.
被引量:6
10
李焕永.
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J]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2):31-31.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0
1
邹建芬.
大学生创业能力开发与培养的路径探析[J]
.高校教育管理,2011,5(6):91-95.
被引量:51
2
彭正霞,陆根书,康卉.
个体和社会环境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60(4):75-82.
被引量:76
3
张素红,陈小虎,鲁宇红.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以金陵科技学院为例[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4):6-10.
被引量:17
4
李存金,闫永晶,杨青.
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形成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技术经济,2013,32(3):29-35.
被引量:25
5
蒋开东,朱剑琼.
大学生创业导向的高校协同机制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15(1):54-58.
被引量:89
6
李九生,裘国华.
以专利为载体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
.科技视界,2016(11):31-31.
被引量:2
7
崔虹云,尚东昌,陈新.
基于大创项目的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研究[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7(3):52-53.
被引量:9
8
关雯文,黄洋,刘琳.
应用科技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构与实现--以金陵科技学院为例[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11):3-5.
被引量:2
9
黄慧琼.
校企合作联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以广西科技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为例[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8,38(3):12-16.
被引量:4
10
杨志雄.
大学生创业力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漳州地区高校大学生的调查分析[J]
.创新与创业教育,2018,9(2):80-8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赵玮,林涛,沈瑾.
“双创”背景下大学生专利能力的提升——以金陵科技学院为例[J]
.知识经济,2018(5):129-129.
被引量:1
2
赵一欣.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研究文献综述[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0(7):100-101.
被引量:5
3
黄慧琼.
以专利能力为导向的大学生创新教育研究[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9,39(3):129-13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8
1
曹井新,温红真.
构建创新型国家视角下高职院校教师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J]
.职业技术,2020,19(7):61-65.
被引量:2
2
李亚飞,王军辉.
医学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分析及培养建议[J]
.海峡科技与产业,2020(6):62-64.
被引量:3
3
国淑梅,牛贞福.
双创背景下应用型农业院校大学生专利教育探索[J]
.科技风,2020(35):164-165.
被引量:2
4
胡素娟.
浅议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机制[J]
.就业与保障,2021(6):75-76.
被引量:6
5
郑湛,万小倩.
基于创新创业系统认知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
.信息与管理研究,2021,6(6):59-73.
被引量:6
6
曹国.
面向企业需求的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
.现代营销(上),2021(12):154-156.
被引量:3
7
徐卜一,卢珏蓉.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知识产权素质培养探析[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1(11):10-11.
8
张虎龄,傅振星.
大学生创新创业认知行为模式研究[J]
.科技和产业,2022,22(11):158-162.
被引量:2
1
李琳.
言语化对时体标记概念习得的影响[J]
.教育文汇,2015,0(19):22-25.
科技创业月刊
2016年 第1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