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如何让数学文化在中学课堂中绽放魅力”——第一次数学危机的产生与发展及其消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福建中学数学》2016年第2期中,刊载了陈玉蝉同志“如何让数学文化在中学课堂中绽放魅力”一文.在该文中,作者认为应“通过数学史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他说:“数学家、数学史家M·克莱因认为:‘历史上大数学家所遇到的困难,正是学生也会遇到的学习障碍.’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借助数学史帮助学生克服(或消除)困难,更好接受数学知识.”
作者
曾炜锋
出处
《数学教学研究》
2016年第9期23-25,共3页
关键词
中学数学
数学文化
数学危机
课堂
数学史家
学习情感
学习障碍
数学知识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8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陈玉蝉.
如何让数学文化在中学课堂中绽放魅力[J]
.福建中学数学,2016(2):20-22.
被引量:1
2
吴文俊.
关于研究数学在中国的历史与现状——《东方数学典籍<九章算术>及其刘徽注研究》序言[J]
.自然辩证法通讯,1990,12(4):37-39.
被引量:33
3
M·克菜因.古今数学思想(第一册)[M].张理京,张锦炎,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1;31;37-38;293-294.
4
张顺燕.
数学与文化——在北大数学文化节上的报告[J]
.数学通报,2001,40(1):1-3.
被引量:45
5
王方汉.
历史上的三次数学危机[J]
.数学通报,2002,41(5):42-43.
被引量:7
6
王继延.
无理数2^(1/2)的发现[J]
.数学教学,2003(1):39-40.
被引量:1
7
陈省身.微分几何与理论物理[C]//王竹溪,彭桓武,林家翘,等.理论物理与力学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3.
二级参考文献
3
1
徐南昌.漫谈数学悖论的方法意义[J].中学数学,1991,8.
2
张祖贵.浅谈三次数学危机[J].湖南数学通讯,1984,6.
3
王庚编著.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数学文化报告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共引文献
82
1
关士续.
科学历史的辩证法与辩证唯物的历史观——由吴文俊教授一篇序言引起的思考和讨论[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7(5):27-31.
被引量:1
2
刘晓玫,赵青,陈蕊.
数学的文化价值与数学课程改革[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S1):37-40.
被引量:10
3
刘德金.
从微分几何的学习看解析几何的教学[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28(2):114-117.
4
李秋莎.
论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J]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7(4):47-49.
被引量:2
5
刘德金.
地方本科院校数学基础课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解析几何为例[J]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5(4):97-100.
被引量:2
6
刘耀斌.
数学师范生数学文化素质的研究[J]
.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4,21(5):56-57.
7
刘伟华.
大学数学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3(6):113-114.
被引量:11
8
盖洛普公司CEO詹姆士·克利夫顿如是说[J]
.数据,2005(7):38-38.
9
李明明,智广元.
中国科学思想探源[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5(2):26-28.
10
谢发超.
浅析数学作文命题的价值取向[J]
.数学教学,2006(10):18-20.
被引量:2
1
希帕索斯悖论与第一次数学危机[J]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C版),2009(4):34-35.
2
吴小五.
第一次数学危机[J]
.中学生数学(初中版),2003(12X):14-14.
3
韩雪涛.
无理数的诞生与第一次数学危机[J]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2000(7):85-86.
4
罗晓彤.
让“化归”直抵解题本质,绽放魅力——“用化归思想方法解题”的教学思考[J]
.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下半月),2015,0(5):44-47.
5
丁益民.
例谈数学家思维的教学功能[J]
.数学通报,2016,55(5):15-17.
被引量:6
6
韦性翠.
浅谈新课改下我对物理教学的思考和做法[J]
.新课程,2016,0(8):156-156.
7
程汉波.
复数带来的“改变”与“应用”[J]
.数学通讯(教师阅读),2014,0(11):25-28.
8
张安军.
运用数学史进行“重构式”教学——正负数,从历史到课堂[J]
.数学教学,2013(4):32-35.
被引量:1
9
吾甫尔·卡德尔.
论数学与哲学的关系[J]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维文版),2011,32(2):28-33.
10
韦莉.
利用伸压变换矩阵解椭圆问题[J]
.数学通报,2009,48(6):57-59.
被引量:2
数学教学研究
2016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