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最后的抗争——对《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女主角的剖析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学术界对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大多是从象征手法或故事情节等方面进行研究,本文则通过对作品中具体事例的分析,揭示女主角艾米丽对当时美国南部发生剧烈变化时所持的抵制和抗争心理,并从历史文化背景、父权制社会及南方传统价值观三方面探讨艾米丽抗争行为的必然性,最后得出在社会转变时期,在新旧观念交替的特殊时代,传统的贵族观念仍占上风。
作者
田丽
机构地区
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9期28-29,共2页
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关键词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
艾米丽
南方贵族
抵制与抗争
分类号
I71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3
1
李公昭.新编美国文学选读[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2
史志康.美国文学背景概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
陶洁,编.福克纳短篇小说集[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共引文献
33
1
孙明.
论英诗中的视觉化技巧[J]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6):63-66.
2
蔡殿梅.
美国现实社会变迁的一面镜子——解读约翰·厄普代克的小说《兔子》四部曲[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0(1):100-102.
被引量:4
3
卢秋平,王志芳.
嘉莉妹妹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物[J]
.咸宁学院学报,2007,27(1):50-51.
被引量:2
4
王一娇.
《献给艾米莉的玫瑰》的艺术特色[J]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7,30(1):107-109.
被引量:2
5
方义桂.
艾米莉人物形象的多视角解读[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2):107-109.
被引量:4
6
张彦梅,胡笑瑛.
弗兰克·诺里斯《麦克梯格》中的“拜金主义”[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24(5):72-74.
被引量:3
7
卢秋平.
客观评价作品中的人物——评《嘉莉妹妹》中的嘉莉[J]
.咸宁学院学报,2009,29(5):40-42.
被引量:2
8
关维娜.
解析《兔子四部曲》中哈里的超我本源[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7):126-126.
9
杨晓丽.
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解读《干旱的九月》[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2):88-90.
被引量:1
10
孟喜华.
论《白鲸》中体现的反爱默生思想[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2(7):127-128.
同被引文献
10
1
谭学纯.
从隐喻研究看认知语言学、修辞学和语用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启发[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43-50.
被引量:28
2
宋瑶.
旧南方的腐朽玫瑰——《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文体解读[J]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7(2):73-76.
被引量:5
3
姜丹丹.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中哥特元素解析[J]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6):69-71.
被引量:3
4
韩阳.
福克纳的南方情节在《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的体现[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10):90-91.
被引量:1
5
姜柳丹,于金红.
扭曲的爱情,悲泣的玫瑰——浅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玫瑰的象征意义及其对翻译的影响[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6,0(5):46-47.
被引量:1
6
屈荣英,刘利翔.
解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悲剧本质——人的生存困境与冲突[J]
.大连大学学报,2016,37(2):57-60.
被引量:2
7
林水丹.
从符号学视角分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36(4):100-102.
被引量:1
8
张凌.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隐喻研究[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2):131-132.
被引量:2
9
邹莉.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玫瑰的隐含意义[J]
.海外英语,2015(22):213-214.
被引量:2
10
于嘉琪.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语言特色探讨[J]
.语文建设,2015(7Z):28-2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李爱爱.
是谁葬送了艾米莉的爱情[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7(12):80-81.
2
马玲玲.
分析隐喻的认知语言学研究——以《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为例[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15):183-184.
被引量:3
3
李蒙.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造成艾米丽的自我与超我失衡关系结果和原因的解读[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1(6):18-20.
二级引证文献
3
1
马玲玲.
经济类英语语料库中隐喻的认知语言学分析[J]
.海外英语,2020(18):128-129.
被引量:1
2
谢迪.
废墟中摇曳的玫瑰——解读《献给艾米丽的玫瑰》[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40(3):130-132.
3
张丹.
从《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的牢笼意象探析主人公的悲剧命运[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4,37(13):196-198.
1
刘喜波,计艳辉.
浅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叙事技巧[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23(6):76-77.
被引量:3
2
张炳合.
谁夺走了爱米丽的“玫瑰”——试析爱米丽悲剧的一生及其根源[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9,11(1):31-33.
3
薛浩.
论《喧哗与骚动》的结构[J]
.外国文学,1997(6):67-73.
被引量:2
4
郭娟.
失落的天真——从凯蒂的堕落说起[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30(4):32-34.
被引量:3
5
鲁珊,肖福兰.
《献给艾米莉的玫瑰》的象征手法解读[J]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11(5):142-142.
6
满文静.
《献给爱米丽的玫瑰》女主角的悲剧命运解读[J]
.作家,2010(12):50-51.
7
韩晓丽,刘伟.
试析《乐观者的女儿》中南方贵族的历史意识[J]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6(6):152-153.
8
纪秀卿.
独树一帜 尽得风流——谈《儒林外史》中讽刺的运用[J]
.大连大学学报,1995,16(2):233-239.
被引量:1
9
孙佃鑫.
爱情对传统的突围和困境——以《平凡的世界》为例[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2):55-57.
被引量:1
10
柳音.
论但丁与王充文学思想的二重性[J]
.漳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7(1):37-43.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