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珠玑巷考源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自明代以来,珠玑巷的得名原因有"敬宗说"和"祥符说",并各有传承。从移民史实和情理而言,敬宗说更加符合史实,反映出地源意义上的真实。祥符说的产生,导源于两宋之际以汴京为核心的大规模移民活动,是南渡中原士民怀念故乡、团结宗族的产物,反映出某种历史情境的真实。珠玑巷得名及其播迁的历程,体现了历史真实、现实需求和宗族记忆之间的张力和相互塑造。
作者 惠冬
出处 《史志学刊》 2016年第4期61-66,共6页 Journal of History and Chorography
基金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6qn017)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8

  • 1清·王文骧修.开平县志(卷2).道光三年(1823)刻本.
  • 2清·伯川翁等.何氏水木本源记.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
  • 3明·黄佐.广东通志(卷19).广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滕印本,1997.
  • 4陈乐素.珠玑巷史事.求是集(第二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
  • 5刘志伟.附会、传说与历史真实--珠江三角洲族谱中宗族历史的叙事结构及其意义.王鹤鸣等主编冲国谱牒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 6以珠玑巷传说为线索.社会·历史·文献--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 7郭隆钰.南雄珠玑巷史话.南雄珠玑巷人南迁史话.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
  • 8民国·黄佛颐.珠玑巷民族南迁记.广东中山图书馆印行,1957.
  • 9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2).中华书局,1985.
  • 10清·檀萃.楚庭稗珠表杨伟群点校.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

二级参考文献55

  • 1刘志伟.祖先谱系的重构及其意义——珠江三角洲一个宗族的个案分析[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2(4):18-30. 被引量:65
  • 2罗晃潮.宋季南雄珠玑巷南迁移民的组织者罗贵及其家世[J].岭南文史,2000(2):27-30. 被引量:2
  • 3陈乐素.《珠玑巷史事》载《南雄珠玑巷人民南迁史话》.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第94页.
  • 4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 5孟元老.东京梦华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2..
  • 6周密.武林旧事[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118.
  • 7吴自牧.梦粱录[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
  • 8钟敬文.《传说的历史性》,《民间文艺谈薮》,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94页.
  • 9陈乐素.《珠玑巷史事》,《求是集》第二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
  • 10耐得翁.都城纪胜[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

共引文献2

同被引文献15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