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研究之反思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要促进流动儿童的全面发展,首先要促进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与人格健全。但同时,更应该以"儿童发展"为目标,从整体性视角出发,系统梳理,多层次协作,共同促进流动儿童的发展。
作者
周皓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出处
《中国德育》
2016年第15期23-27,共5页
Moral Education China
关键词
儿童心理健康
儿童发展
重要维度
未来社会
学业成就
异质性
调查数据
社会政策
基础指标
和谐发展
分类号
B844.1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2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16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6
1
徐晓,张仲明,周雨捷.
民工子女和城市儿童心理状况比较研究[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5):12-14.
被引量:7
2
申继亮,王兴华.
流动对儿童意味着什么——对一项心理学研究的再思考[J]
.教育探究,2006,0(2):5-10.
被引量:23
3
李玉英.
试谈对城市流动人口子女认识上的误区[J]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21(1):4-7.
被引量:9
4
曾守锤.
流动儿童的幸福感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2008(9):37-41.
被引量:20
5
余益兵,邹泓.
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特点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2008(4):78-83.
被引量:58
6
何资桥,黄宁,曹中平.
进城农民子女与城市居民子女学习适应性的比较[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5):519-521.
被引量:22
二级参考文献
42
1
任云霞,张柏梅.
社会排斥与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研究[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9(2):14-16.
被引量:20
2
白晋荣,刘桂文,郭雪梅.
中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研究[J]
.心理科学进展,1997,7(2):61-64.
被引量:73
3
刘余良.
初中生控制点的特点及其与学业成绩关系的初步探讨[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2,8(3):60-64.
被引量:1
4
陈文锋,张建新.
积极/消极情感量表中文版的结构和效度[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1):763-765.
被引量:118
5
蔡霞.
关于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J]
.上海教育科研,2004(12):9-12.
被引量:17
6
李玉英.
应该客观评价流动人口子女[J]
.基础教育参考,2005(3):29-31.
被引量:6
7
郭彩琴.
城市中“农民工”子女受教育不公平现状透视[J]
.学海,2001(5):180-184.
被引量:42
8
周佳.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文本的演变[J]
.中国教师,2005(5):24-27.
被引量:9
9
王芳,吴晓丽,沈玉林,王惠凤.
小学民工子女的自我概念和行为问题[J]
.中国校医,2005,19(4):345-347.
被引量:36
10
江光荣,林孟平.
班级环境与学生适应性的多层线性模型[J]
.心理科学,2005,28(6):1443-1448.
被引量:62
共引文献
116
1
植凤英,王优,赵凯璇,马诗浩.
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心理资本与自我提升的追踪研究[J]
.社区心理学研究,2022(1):253-266.
2
杨振宇,韦颖.
教育获得的无形藩篱:本地同学拒斥与外来学生的教育期望[J]
.当代青年研究,2022(4):71-84.
3
杨炳丽.
积极自我意象提升学习动力[J]
.科教导刊,2021(34):144-146.
4
孙月圆.
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心理资本现状调查分析[J]
.教育观察,2021(3):1-4.
5
李翰飞,周细兰,江琦.
流动儿童城市人角色认同对学校适应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7(8):145-152.
被引量:11
6
温颖,李人龙,师保国.
北京市流动儿童安全感和学校归属感研究[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S4):188-192.
被引量:24
7
王文忠,徐莎莎,刘正奎,欧云,高文斌.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7):625-627.
被引量:13
8
程黎,高文斌,欧云,刘正奎,王文忠.
流动儿童校园人际关系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4):389-391.
被引量:23
9
申继亮,胡心怡,刘霞.
流动儿童的家庭环境及对其自尊的影响[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13-118.
被引量:42
10
曾守锤.
流动儿童的幸福感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2008(9):37-41.
被引量:20
同被引文献
19
1
邹泓.
同伴接纳、友谊与学校适应的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13(3):57-61.
被引量:101
2
王毅杰,史晓浩.
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融合:理论与现实[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2):97-103.
被引量:45
3
曾守锤.
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困境、问题、优势及建议[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5):13-18.
被引量:23
4
李琳.
流动儿童在城市入学的语言适应——以关中方言为例[J]
.社会科学家,2012,27(2):151-154.
被引量:13
5
方宁,陆小鹿.
论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选择和身份认同[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3):109-112.
被引量:11
6
周皓.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队列分析[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3):75-90.
被引量:9
7
武小军,杨绍林.
返乡流动人口的语言选择与变化——基于交际空间的量化分析[J]
.语言文字应用,2014(1):94-103.
被引量:8
8
栗治强,王毅杰.
掣肘与鼓励: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社会融合机制研究[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9(2):93-100.
被引量:8
9
霍灵光,陈媛媛.
方言能力会提高健康水平吗?——基于中国的微观数据[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0(6):109-124.
被引量:5
10
秦广强.
进京农民工的语言能力与城市融入——基于适应性区群抽样数据的分析[J]
.语言文字应用,2014(3):20-28.
被引量:58
引证文献
1
1
丁百仁.
方言能力、学校融合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发展[J]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2,41(2):95-104.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贺光烨,蔡楚芸.
迁入地方言能力与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J]
.当代青年研究,2023(2):85-99.
被引量:1
2
乐韶华,熊春文.
区隔与重构:流动青少年语言适应的文化透视[J]
.青年探索,2023(2):86-97.
3
杨勇.
4-6岁流动学前儿童语言交流影响因素及建议[J]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3,38(4):77-82.
4
肖庆华,刘珊珊.
非连续性视域下流动境遇儿童的发展教育[J]
.当代教育论坛,2024(3):25-33.
1
孔洋波,刘国庆.
MCAI课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中小学电教(下),2010,0(2):3-3.
2
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靠谱吗[J]
.开心(素质教育),2015,0(9):15-16.
3
社会考级不能作学生艺术特长测评依据[J]
.社会观察,2015(8):7-7.
4
杨兆山,张海波.
整体性视角下的教育改革与发展[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39-146.
被引量:20
5
孙晓蕾.
人类学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分析[J]
.学理论,2010(9):117-118.
被引量:2
6
教育部:社会考级不能作为学生艺术特长测评依据[J]
.西部素质教育,2015,0(10):9-9.
7
刘尧飞,蔡华健,张相学.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0(S1):45-47.
被引量:12
8
刘小兵.
绿色质量指标:非文学作品阅读评价新趋势[J]
.教育测量与评价,2016(5):48-51.
被引量:1
9
熊德雅,王海洋,余明海.
质量与内涵:学校特色发展的系统整体性视角[J]
.教育科学研究,2015(9):23-29.
被引量:8
10
邓莉莹,雷芬芳.
护理专科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9):38-39.
被引量:1
中国德育
2016年 第1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