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情趣 美趣 理趣——《聊斋》爱情篇章的多重文化蕴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聊斋志异》中的不少爱情篇章都有着多重文化蕴涵。其表层显现是情趣,中层寄托是美趣,深层蕴涵是理趣。情能令人感动,美可让人享受,理则发人深思。三者有机结合,遂形成了《聊斋》一书无与伦比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作者
张崇琛
机构地区
兰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蒲松龄研究》
2016年第3期51-58,共8页
Study on Pu Songling
关键词
聊斋志异
爱情篇章
多重文化蕴涵
情趣
美趣
理趣
分类号
I207.419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7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
2
(法)Albert Camus.The myth of Sisyphus[M].
3
章诗同.荀子简注?王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4
蒲松龄.蒲松龄全集(第 2 册)[M].盛伟,编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
5
杨伯峻.论语译注?述而[M].北京:中华书局,1980.
6
李泽厚.
古典文学札记一则[J]
.文学评论,1986(4):65-77.
被引量:28
共引文献
473
1
高涛.
从屈原到王国维——浅谈诗人之死及其现代启示[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3):70-74.
2
杨漪柳.
论《列子》对《庄子》寓言的应用[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4):46-52.
被引量:2
3
周建忠.
关于楚辞研究的对象审视与历史回顾——楚辞研究一百年[J]
.贵州社会科学,1997(5):70-75.
被引量:4
4
小星.
曹植美学观初探[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11(3):34-41.
被引量:1
5
瞿明刚.
论审美移情的机制和形态[J]
.江苏社会科学,1995(2):106-110.
被引量:6
6
关四平.
论《红楼梦》的“天乐”人生境界[J]
.红楼梦学刊,2004(3):10-19.
被引量:1
7
张节末,杨辉.
“移风易俗”:中国古代的审美意识形态命题[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4(5):35-43.
被引量:7
8
饶龙隼.
古代中国言·象·意结构之初形[J]
.文史哲,2004(5):83-89.
被引量:2
9
毛庆.
试论屈原的生死观及与儒、道两家之异同[J]
.江汉论坛,2004(12):90-93.
10
许建良.
玄学伦理的人格设计[J]
.广西社会科学,2001(5):31-33.
1
齐慧源.
妙趣横生 诗意盎然——论《世说新语》的诗与诗话[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8(12):7-9.
2
李骋.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士人的淡美趣尚[J]
.读书文摘(中),2016(9):1-2.
3
文清丽.
舞在草原[J]
.散文百家,2005,0(5):21-22.
4
梁愿.
从《世说新语》看玄学对晋人淡美趣尚之影响[J]
.文艺评论,2015(4):105-110.
被引量:2
5
刘奇玉.
曲论家批评话语下的戏曲审美趣味论[J]
.中华戏曲,2009(2):222-232.
6
晏生宏,李小均.
论李商隐《锦瑟》复义之美趣[J]
.求索,2012(12):148-149.
7
吴洁.
谈朱自清散文开头的巧设[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3):30-31.
8
史玉琦.
词牌与花鸟鱼虫[J]
.阅读与写作,1996,0(4):18-18.
9
农辽林.
美趣·深情·至理——论《东坡志林》记游文的文学性[J]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5(3):45-47.
10
诸葛亮.
戒外甥书[J]
.文苑(经典美文),2009(10):17-17.
蒲松龄研究
201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