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疯癫的背后:《狂热者伊莱》的空间解读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菲利普·罗斯早期创作的短篇故事《狂热者伊莱》通过塑造一个非典型疯子形象,表达了一种焦虑情绪。主人公伊莱在受害者和施害者的角色之间徘徊,最终在受害和施害两种恐惧情绪的对立中因不堪焦虑而走向疯癫。首先,伊莱的疯癫是犹太社区内部冲突和族内伤害的结果,它真实地展现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犹太社区的矛盾利害关系,反映了罗斯对美国同化犹太人的莫大讽刺和尖锐批评。其次,伊莱的疯癫具有文化抗争的象征意义,它隐含地表达了犹太民族关于隔都、种族迫害等创伤与恐惧的记忆。最后,它具有演示性,是一场具象化受害恐惧的表演秀。伊莱的换装走秀和社区街道游行揭示了受害者和施害者的根本矛盾源于对社区空间是否容许异质文化这一问题的对立观点。
作者 邢葳葳
出处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5-152,共8页 Journal of PLA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基金 上海外国语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资助项目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9

  • 1海德格尔·马丁.林中路[M].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 2薛春霞.越界、争执与突破——批评家眼中的菲利普·罗斯[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37(3):134-142. 被引量:3
  • 3Atler, R. When he is bad [J]. Commentary, 1967, (November) : 86-87.
  • 4Bataille, G. The Bataille Reader [ M].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7.
  • 5Banmbach, J. What hath Roth got [J]. Commonweal, 1967, 86 (11): 498.
  • 6Du Bois, W.E.B. The Freedman's Bureau [ J]. The Atlantic Monthly, 1901, 87 (March) : 354-365.
  • 7Felman, S. Writing and Madness [ M]. Palo Atlo: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 8Foucault, M. Madness and Civilization: A History of Insanity in the Age of Reason [ M ]. Richard Howard. Trans.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73.
  • 9Halevi, Y. The Selcted Poems of Yehuda Halevi [ M ]. Hillel Halkin. Trans. Lexington: NEXTBOOK Inc., 2011.
  • 10Howe, I. Philip Roth reconsidered I J]. Commentary, 1972, (December): 69-77.

共引文献2

同被引文献15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