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恐怖主义“激活”的国际因素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恐怖主义成为当代世界的毒瘤,对世界和平与安全具有严重的、直接的和现实的威胁。恐怖主义因素作为国际社会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客观存在,在哪些国家、哪些时候被哪些因素"激活",由潜在威胁变为现实威胁,是国际反恐要关注的突出问题。认清恐怖主义"激活"的国际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应对,是国际反恐斗争的重要着眼点。
作者
李若菊
机构地区
广东警官学院
出处
《净月学刊》
2016年第5期5-8,2,共4页
Journal of Jilin Public Security Academy
关键词
恐怖主义
激活
强权政治
战争
双重标准
分类号
D918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2
1
胡联合.当代恐怖主义与对策[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1-17.
2
陈静.
当前国际恐怖主义的新发展及反恐对策[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122-125.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5
1
丁原洪.质疑美国的反恐方式[J].环球杂志,2004,05.
2
姜国宁.未来10年国际反恐斗争不可能结束[J].望东方周刊,2004,(11):18-18.
3
允真. 谁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N]. 中国青年报, 2004-07-21(4).
4
杨志望. 联大辩论呼吁国际社会关注发展[N]. 云南日报, 2004-09-24(4).
5
张国庆. 9·11事件三周年,反恐大业任重道远[N]. 中国日报, 2004-09-11(1).
共引文献
10
1
王超,高娟,兰月新.
我国反恐合作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
.情报杂志,2011,30(S2):69-72.
被引量:3
2
迟德强.
论恐怖主义的界定与惩治[J]
.求索,2007(6):91-93.
被引量:1
3
李健和,王存奎,梅建明,马振超,翟金鹏.
当代恐怖主义的特征与发展趋势[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3):1-7.
被引量:29
4
赵国烨.
重大活动潜在恐怖危险深层思考[J]
.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9(1):32-34.
被引量:1
5
曹俊.
国际恐怖主义及其防治策略[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7(1):128-132.
被引量:2
6
秦双星.
危机与应策——论当代复仇现象[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2):88-92.
7
徐轲.
论恐怖主义劫机与反劫机策略[J]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5,26(5):49-52.
8
王政勋,徐丹丹.
恐怖主义的概念分析[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6,34(5):59-68.
被引量:10
9
李明霞,兰杰.
国际环境下新疆反恐话语的构建[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7,36(1):33-38.
10
曹功凯.
当代恐怖主义犯罪及其惩治理念研究[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5,0(1):289-290.
同被引文献
21
1
周忠海,王忠宝.
论国际反恐怖斗争中的国际法问题[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4):1-6.
被引量:4
2
万斌,段成利.
政治妥协的伦理困境[J]
.浙江社会科学,2008(10):58-62.
被引量:4
3
王啸.
国际话语权与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0(6):58-65.
被引量:59
4
苏哲.
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1,26(5):162-162.
被引量:2
5
王桢.
我国反劫持对策的探索与建构——以国际劫持人质犯罪为视角[J]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8,27(6):18-26.
被引量:1
6
牛家玮.
近十年中国公民海外遭绑架形势及原因分析[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5,30(3):67-72.
被引量:5
7
吴兵.
从“天下责任”到“负责任大国”——身份视角下的中国国际责任观历史嬗变研究[J]
.当代亚太,2015(4):93-127.
被引量:7
8
徐瑶.
十八大以来我国外交政策的与时俱进与外交“新常态”的构建[J]
.探索,2015(5):88-92.
被引量:2
9
刘立霞,马向.
域外循证犯罪预防的发展及其启示[J]
.法学杂志,2017,38(1):68-74.
被引量:6
10
李东燕.
中国参与区域组织安全合作:基本模式与前景[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7,34(1):64-82.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2
1
王桢.
我国反劫持对策的探索与建构——以国际劫持人质犯罪为视角[J]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8,27(6):18-26.
被引量:1
2
何会锁.
海外中国公民防范与应对绑架劫持犯罪问题探析[J]
.武警学院学报,2021,37(6):58-62.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4
1
何会锁.
海外中国公民防范与应对绑架劫持犯罪问题探析[J]
.武警学院学报,2021,37(6):58-62.
被引量:3
2
齐士峰,裴岩.
海外绑架的特征与谈判的困境及策略——基于对2020—2022年公开报道的海外中国公民遭绑架事件的分析[J]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22(4):81-87.
3
王琪,景丽丽.
中国海警海上执法武力使用研究[J]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2023,39(3):51-57.
4
陈晓济,吕月.
中国公民在非洲的人身安全现状及保护策略研究--基于2012一2021年92起公开案件的分析[J]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23(2):31-43.
1
邱伟,武广震.
冷战后中俄关系发展的国际因素[J]
.学习月刊,2005(7):36-38.
2
王敏.
浅析美国的双重标准[J]
.才智,2010,0(10):150-150.
3
刘墉.
招聘潜在威胁[J]
.芳草(经典阅读),2014(4):63-63.
4
罗陵波.
论国际反恐斗争的新特点[J]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2,13(B12):192-193.
5
侯惠勤.
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J]
.高校理论战线,2003(9):8-9.
6
李泽人.
中国关于国际反恐斗争的立场和政策[J]
.亚非纵横,2003(4):19-20.
7
刘建飞.
伊拉克战争对未来国际局势的影响[J]
.湖南宣传,2003(9):36-38.
8
汪丁丁.
转型期政府行为的双重标准[J]
.财经,2003,0(18):20-21.
9
川夫子.
看待基层干部不能“双重标准”[J]
.政府法制,2014(5):41-41.
10
李安增,赵付科.
“大跃进”运动发生之国际因素论析[J]
.理论学刊,2001(1):80-82.
被引量:9
净月学刊
2016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