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退社与外流:“大跃进”前的农民抗争——以无为县档案为中心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计划经济、统购统销和农业合作化对中国快速实现工业化之历史贡献卓著,是历史的一种面相;与此同时,在统购统销和农业合作化的压力下,中国农民的生活日渐不自由和艰难,口粮不足一直威胁着他们的家庭生计。在“按劳取酬”的分配制度下,“人口多劳力少”的农户生活变化尤为明显。1956—1958年,某些农民除了抢粮、闹粮和退社等正面、主动的抗争之外,还有一些消极的、退让式的抗争行为,主要包括了自杀与外流。此时,无论是地委、县委或乡社干部,以及社员,就已经在面对农村不断出现的非正常死亡现象。面对这一系列农村制度变革,农民一直在试图抗争,只是抗争的手脚被严重束缚。任何企图组织大规模集体抗争的行动,首先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口粮与资金的短缺。大规模的集体抗争没有出现,根源不全在社会控制,也在于这种“釜底抽薪”式的社会结构。反思这段历史,对于深刻理解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是有所帮助的。
作者 刘诗古
出处 《党史研究与教学》 CSSCI 2016年第4期74-89,共16页 CPC History Research and Teaching
基金 香港特别行政区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卓越学科领域计划(第五轮)“中国社会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之资助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91

  • 1李成瑞.“大跃进”引起的人口变动[J].中共党史研究,1997(2):1-14. 被引量:21
  • 2曹树基.1959-1961年中国的人口死亡及其成因[J].中国人口科学,2005(1):14-28. 被引量:44
  • 3蒋正华 李南.《中国人口动态参数的校正》[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86).
  • 4蒋正华 李南.《中国人口动态估计的方法和结果》[A]..《中国人口年鉴(1987)》[C].经济管理出版社,(1988)..
  • 5郑玉林 高本华主编.《中国人口·安徽分册》[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第131页.
  • 6曹树基.《大饥荒:1959-1961年的中国人口》[Z].香港国际时代有限公司,(2005)..
  • 7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五卷《清时期》[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 8梁方仲.《中国历代人口、田地、田赋统计》[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 9Coale, Ansley J. (1984), Rapid Population Change in China, 1952-1982. Report No. 27, Committee on Population and Demography, Washington D C : National Academy Press .
  • 10Jasper Beeker(1996), Hungry ghosts: China's Secret Famine, John Murray, London.

共引文献49

同被引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