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拟剧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微信自我呈现研究 被引量:1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微信平台上,大学生通过朋友圈点赞或评论、展示个人信息等方式进行自我呈现,其角色扮演包括"理想型""神秘化""悖反型""协调型"等类型。微信中的行动者角色扮演的策略包括观众的选择与隔离、有选择地自我呈现。大学生微信自我呈现的意义在于满足"自我表现"的心理诉求,进行有效的"印象管理",塑造和构建自我形象,增强自我认同感。基于大学生网络自我呈现的分析,启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强化印象管理,建构良好的教师形象,重视隐性教育、榜样教育、自我教育,加强舆情管理。
作者 周源源
出处 《思想理论教育》 CSSCI 2016年第9期84-88,共5页 Ideological & Theoretical Education
基金 2014年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阳光计划项目"虚拟网络社区背景下德育生态化的实践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12YG25)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E.Goffman,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NewYork: Doubleday, 1959, p.90.
  • 2[美]齐纳森·布朗.自我[M].译者:陈浩莺等.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141.
  • 3[美]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译者:包凡一等.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20.
  • 4[美]ElliotAronson,TimothyD.Wilson,RobinM.Ak-err.社会心理学(第五版)[M].候玉波,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 5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共引文献20

同被引文献98

引证文献14

二级引证文献4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