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学术编辑:学术传播新模式的灵魂——以“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和“域出版学术平台”为例
被引量: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域出版学术平台”的最大魅力即在于创造了学术编辑回归学术共同体的可能性。如果这种回归得以实现,学术编辑的学术性和职业性就有望被重新整合,学术编辑的独特价值就会得到承认,其所谓“主体间性”的优势就能够发挥出来,甚至有可能在学术期刊消亡后仍然在学术传播新秩序中占据一席之地。
作者
桑海
机构地区
澳门理工学院
出处
《传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20-24,共5页
Media
关键词
学术平台
学术传播
学术共同体
出版发行
网刊
间性
中国出版业
清华大学学报
专题策划
复旦学报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G237.5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67
同被引文献
77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78
参考文献
4
1
朱剑.
高校学报的专业化转型与集约化、数字化发展——以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设为中心[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5(5):5-27.
被引量:219
2
桑海.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在线学术平台——“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之未来构想[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5,52(3):55-64.
被引量:57
3
仲伟民,朱剑.
中国高校学报传统析论--兼论高校学报体制改革的目标与路径[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7(5):20-34.
被引量:113
4
叶娟丽.
中国大学学报:制度变迁与路径选择[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3,50(1):64-74.
被引量:44
二级参考文献
51
1
杨玉圣.
值得关注的学术集刊现象[J]
.云梦学刊,2004,25(4):29-30.
被引量:20
2
刘达.
发刊词[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1(1):1-1.
被引量:2
3
致读者[J]
.世界历史,1978(1):26-26.
被引量:1
4
发刊词[J]
.经济研究,1955,1(1):1-1.
被引量:2
5
孟宪勤.
办好学报,积极推动和促进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代发刊词)[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1):1-1.
被引量:1
6
郑永流.
学术自由的敌人[J]
.法律与生活,2003(18):2-6.
被引量:2
7
张越,叶建.
近代学术期刊的出现与史学的变化[J]
.史学史研究,2002(3):57-63.
被引量:18
8
徐光东,欧阳日辉.
制度变迁:从产权理论到中国经验[J]
.经济学动态,2005(3):23-27.
被引量:3
9
姚申.
高校社会科学学报的发展:挑战与机遇[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45(4):19-22.
被引量:44
10
张耀铭.
中国学术期刊的发展现状与需要解决的问题[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2):28-35.
被引量:120
共引文献
367
1
叶萍.
媒体融合2.0:教育期刊的特色化发展路径[J]
.新闻知识,2022(8):90-96.
被引量:1
2
黄艺聪.
理工科院校文科学报特色化发展探究[J]
.学报编辑论丛,2022(1):127-133.
3
李亚平.
河北省新建本科院校学术期刊栏目现状与分析[J]
.传播与版权,2021(2):34-36.
4
陈可阔.
中国大学学报改革的角度、定位与方向[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5):101-104.
被引量:4
5
陈晓润.
高校学报数字化出版的障碍[J]
.出版与印刷,2012(2):10-13.
被引量:2
6
陈晓润.
论高校学报数字化出版的必然趋势[J]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2,18(1):7-10.
被引量:2
7
许成安.
期刊发展、编辑岗位特征及编辑工作要求——基于经济学视角的研究[J]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3,10(4):93-100.
被引量:5
8
窦薇,李庆华,许敏.
从《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9~2010年优秀论文评选看其刊物的学术水平及特色化发展道路[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S2):30-32.
9
张春博,丁堃.
我国高校人文社科学报开放存取现状调查与分析——以55种CSSCI来源学报为例[J]
.编辑之友,2015(3):42-46.
被引量:4
10
金华宝.
近年来学术期刊改革研究的进路与焦点[J]
.编辑之友,2015(9):37-42.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77
1
陈浩元,郑进保,李兴昌,颜帅,赵大良.
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功能及实现措施建议[J]
.编辑学报,2006,18(5):323-327.
被引量:188
2
汪新红,彭绍明.
数字出版平台及其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中的应用[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2):204-213.
被引量:31
3
李钟隽.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与融合[J]
.学术交流,2010(5):205-207.
被引量:81
4
朱剑.
高校学报的专业化转型与集约化、数字化发展——以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设为中心[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5(5):5-27.
被引量:219
5
梁雁.
核心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比较研究——以编辑出版类核心期刊为例[J]
.出版广角,2011(8):58-59.
被引量:18
6
张建蓉.
中国学术期刊数字出版中心网站构建探讨(一)——必要性与意义[J]
.科技与出版,2011(11):11-15.
被引量:4
7
仲伟民,朱剑.
中国高校学报传统析论--兼论高校学报体制改革的目标与路径[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7(5):20-34.
被引量:113
8
季芳芳,于文.
增强型期刊APP在美国的发展趋势[J]
.传媒,2013(6):61-62.
被引量:10
9
孙黎.
基于用户黏性的我国期刊App发展策略研究——以App Store里的期刊App为例[J]
.中国出版,2013(10):35-38.
被引量:22
10
刘岩.
编辑出版类期刊学术影响力指标综合评价分析[J]
.科技与出版,2013(10):108-112.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2
1
付强,杨旻.
新媒体时代学术期刊发展困境及其变革路向[J]
.中国编辑,2019(3):64-69.
被引量:19
2
胡孙婕.
国际学术规范在我国学术出版中的使用情况研究——以编辑出版类核心期刊为例[J]
.出版科学,2017,25(4):105-109.
被引量:1
3
王一淳,张春峰,丁玉东.
不规则知识晶格视角下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同台化研究[J]
.河北科技图苑,2018,31(2):31-37.
被引量:1
4
杨霞.
被误读的学术编辑——兼谈学术编辑的职业特性[J]
.科技与出版,2018(8):44-47.
被引量:4
5
李全华,杨雪梅,祁建华,刘湘萍,李东银.
基于学术期刊“域出版”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调适[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8,33(3):150-155.
6
王雅娇,王佳,杨建肖,刘伟霄,李川,刘雪春,石文川.
学术期刊App的困境及对策[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30(3):264-270.
被引量:9
7
郭庆华.
编辑的技术焦虑[J]
.编辑之友,2019,0(7):77-84.
被引量:14
8
陈蓓.
科技期刊与学术共同体的构建[J]
.科技传播,2019,11(14):186-187.
被引量:11
9
桑海.
从网刊到新平台--“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及其升级转型[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20,37(1):24-44.
被引量:16
10
刘素菊,刘琳琳.
高校科技期刊服务于本校工作的思考[J]
.传媒论坛,2021,4(13):175-176.
二级引证文献
78
1
陈显英,闫运利.
编辑做好书稿档案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22,43(3):116-120.
被引量:1
2
张爱民.
医学期刊学者型编辑职业能力培养浅析[J]
.学报编辑论丛,2022(1):361-365.
3
肖展春.
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校科技期刊学术编辑[J]
.学报编辑论丛,2019,0(1):236-239.
被引量:5
4
史海英.
数字时代编辑的技术焦虑及应对策略[J]
.传媒论坛,2022,5(19):109-111.
被引量:2
5
李雪,刘健,李红军,魏军艳,王素萍,王利,邱文静.
科技期刊的学术共同体构建探究[J]
.编辑学报,2023,35(1):41-45.
被引量:14
6
梁赛平.
高职院校科技期刊服务于“双高计划”建设大有可为——以《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为例[J]
.编辑学报,2022,34(5):569-571.
7
李娜,刘洋,李玉乐,孙静.
临床医学期刊在健康科普中的作用[J]
.编辑学报,2020(2):177-180.
被引量:24
8
刘红霞,沈锡宾,刘冰,魏均民.
我国中文集群型科技期刊App的文献阅读功能调查研究[J]
.编辑学报,2020,0(1):63-66.
9
叶尔奴儿·哈诗待.
国际学术规范在我国学术出版中的使用情况研究——以新传类期刊为例[J]
.人文之友,2019,0(24):37-37.
10
李娜,刘洋,李玉乐,孙静.
发挥编委潜能 突破中文医学期刊发展的“瓶颈”——《协和医学杂志》的实践与探索[J]
.编辑学报,2019,0(4):418-420.
被引量:15
1
丁贤才.
“晚”,才是真特色——重温赵超构关于晚报特点的论述[J]
.新闻记者,1999(9):31-32.
被引量:1
2
段乐川.
试论媒介融合视域下编辑活动的“主媒间性”特征[J]
.中国编辑,2016(5):45-50.
被引量:4
3
王晖.
论新闻采访的准备[J]
.新闻爱好者,2005(8):45-45.
被引量:2
4
张廷舜,王中庆.
时间性──城市电视台节目编排构思与技巧[J]
.电视研究,1995(2):46-47.
5
刘保全.
充分发挥新闻时效的特有威力[J]
.报刊之友,2003(4):37-38.
6
王怡周,刘大年.
媒介“间性”概念考辨[J]
.中国科技术语,2010,12(6):45-49.
被引量:5
7
李培.
对国际信息传播新秩序实现的思考[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2(9):230-230.
8
陆薇.
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的知识产权问题与保护对策[J]
.经营管理者,2012(03X):198-198.
被引量:1
9
邹学麟.
新媒体的传播业态嬗变[J]
.东南传播,2010(8):184-186.
被引量:3
10
科技档案鉴定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北京档案,2007(9):60-60.
传媒
2016年 第1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