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西方学者汉字214部首体系认识史 被引量: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部首"这个概念始于东汉的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该书的作者许慎以"分别部居,不相杂厕"为宗旨,兼顾"据形系联"的原则,将当时所见的一万余汉字,安排在了540个部中,选出每部最有代表性的字作为"部首",使得这些汉字各有所归。后来,这种文字分类的方法逐渐变成一种文字查检的方式,随着小篆字体到楷书字体的转变,540部首体系也逐渐显得冗杂繁复,逐渐被后来的《玉篇》《五经文字》《字汇》《正字通》《康熙字典》等字书所打破,基本呈现出由繁至简的发展趋势,形成了以楷书形体为基础的部首检字法。而这些部首检字法中,尤以214部首体系最负盛名,影响最广。17—19世纪,随着中西科学文化交流之门被渐渐开启,214部首体系也随同中国典籍的西传,逐渐成为西方学者学习、研究汉语,编写辞典、教科书的重要参考,我们从西方学者对于214部首体系的认识中也能看出他们对于汉字系统、汉外辞书编纂方面的研究与思考。
机构地区 厦门大学中文系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2-162,共11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2&ZD178)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6

  • 1曾德昭:《大中国志》,何济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
  • 2李真:《清朝中前期来华传教士的汉语研习综述》,《国际汉语教育》2009年第1期.
  • 3冯晓虎.莱布尼茨与门策的汉字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3(1):72-78. 被引量:2
  • 4维尔吉·毕诺:《中国对法国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耿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609-610页.
  • 5赵继明.早期欧洲汉学线索[J].文史哲,1998(4):119-125. 被引量:11
  • 6Joseph Hager D. D. , An Explanation of the Elementary Characters of the Chinese, London: Richard Phillips St. Paul's Church Yard, 1801, pp. 1-41.
  • 7黄时鉴:《黄时鉴文集》III,北京:中西书局,2011年,第78页.
  • 8Joseph de Pr6mare, Notitia Linguae Sinicae, Malaccae: Aeademae Anglo Sinensis, 1831, p. 7.
  • 9黄时鉴:《黄时鉴文集》Ⅲ,北京:中西书局,2011年,第81页.
  • 10Abel-Rfimusat, Elemens de la Grammaire Chinoize, Paris: hnprimerie Royale, 1822, pp. 14-21.

二级参考文献26

  • 1龚缨晏等.西方人东来之后[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 2[德]莱布尼茨.中国近事[M]//李文潮,张西平.中国近事--为照亮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
  • 3Mentzel, Christian. Sylloge Minutiarum Lezici Latino-Sinico-characteristici, Observatium Characteristicis eruta, inque Specimen Primi Laboris ulterius exantlandi erudito & Curioso Orbi exposita[M], Nurnberg,1685.
  • 4Widmaier, Rita (Hrsg.). Rolle der chinesischen Schrift in Leibniz' Zeichentheorie [M]. Wiesbaden: Franz Steiner Verlag GmbH, 1983.
  • 5Rita Widmaier (Hrsg.), Rolle der chinesischen Schri ft in Leibniz' Zeichentheorie, Wiesbaden: Franz Steiner Verlag GmbH, 1983,S. 82.
  • 6Rita Widmaier (Hrsg.), Rolle der chinesischen Schrift in Leibniz' Zeichentheorie, Wiesbaden: Franz Steiner Verlag GmbH, 1983, S. 101, S. 267 -268 ,注释147,S. 268,注释149.
  • 7张西平.《莱布尼茨时代的德国汉学》,http://www.zhongguosixiang.com/thread-13242-1-1.html,.
  • 8张西平.《莱布尼茨时代的德国汉学》[J].文景,2008,.
  • 9张国刚、吴莉苇.《启蒙时期的欧洲中国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55-156页.
  • 10Knud Lundbk, T. S. Bayer(1694 - 1738) Pioneer Sinologist, Curzon Press, 1986, p. 81 - 82.

共引文献13

同被引文献4

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