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产抗逆小麦新品种新麦29产量三要素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利用河南省小麦良种区域试验汇总资料,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新麦29和对照偃展4110的丰产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小麦新品种新麦29具有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结构合理的特点。广泛适应于河南省(南部稻茬麦区除外)中晚茬中高肥力地种植,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
作者
常萍
付亮
机构地区
河南省种子管理站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10期184-186,共3页
关键词
新麦29
丰产性
稳产性
产量构成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5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张群远,孔繁玲.
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统计分析模型的比较[J]
.中国农业科学,2002,35(4):365-371.
被引量:111
2
李世平,张哲夫,安林利,行翠平,韩东翠,曹亚萍.
品种稳定性参数和高稳系数在小麦区试中的应用及其分析[J]
.华北农学报,2000,15(3):10-15.
被引量:153
3
曹廷杰,王西成.2010-2011年度河南省小麦品种试验汇总[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95-130.
4
曹廷杰,王西成.2011-2012年度河南省小麦品种试验汇总[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90-140.
5
曹廷杰,王西成.2012-2013年度河南省小麦品种试验汇总[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3:130-160.
6
曹廷杰,王西成,赵虹,胡卫国.
国审小麦新品种周麦23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及产量结构分析[J]
.种子,2010,29(3):115-116.
被引量:18
二级参考文献
9
1
曹廷杰,赵虹,王西成,杨辉.
国审小麦新品种偃展4110的综合表现及利用前景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04,20(5):77-78.
被引量:9
2
温振民,张永科.
用高稳系数法估算玉米杂交种高产稳产性的探讨[J]
.作物学报,1994,20(4):508-512.
被引量:586
3
王磊,C.G.Mclaren,杨仕华.
利用双标图分析基因型和环境交互作用[J]
.科技通报,1997,13(5):281-286.
被引量:33
4
王磊,杨仕华,沈希宏,谢芙贤.
作物品种区试数据分析的主效可加互作可乘模型(AMMI)图形[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8,21(2):18-23.
被引量:48
5
王磊,杨仕华,谢芙贤,唐启义.
AMMI模型及其在作物区试数据分析中的应用[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1997,5(1):39-46.
被引量:71
6
赵虹,王西成,范和君,李铁庄,赵家启.
从市场需求谈新麦9号利用前景[J]
.河南农业科学,2000,29(5):6-7.
被引量:8
7
李世平,张哲夫,安林利,行翠平,韩东翠,曹亚萍.
品种稳定性参数和高稳系数在小麦区试中的应用及其分析[J]
.华北农学报,2000,15(3):10-15.
被引量:153
8
张群远,孔繁玲,杨付新.
品种区域试验中算术平均值、BLUP和AMMI估值的精度比较[J]
.作物学报,2001,27(4):428-433.
被引量:11
9
张群远,孔繁玲.
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统计分析模型的比较[J]
.中国农业科学,2002,35(4):365-371.
被引量:111
共引文献
255
1
徐澜,冯玉萍,安伟,高志强.
南引品种扬麦系列丰产稳产及适应性分析[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38(5):16-21.
2
陈勇生,吴文龙,刘福业,潘方胤,沈万宽,邓海华.
广东省甘蔗品种区试中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S1):184-188.
被引量:5
3
张志芬,付晓峰,刘俊青,杨海顺,柴岩,冯佰利,陈强.
裸燕麦区域试验中地点鉴别力和育成品种稳产性分析[J]
.麦类作物学报,2010,30(3):515-519.
被引量:6
4
杨进荣,王成社,李景琦,刘俊,邹淑芳,黄晓刚.
小麦新品种陕农78的丰产性稳定性及适应性分析[J]
.麦类作物学报,2004,24(3):134-135.
被引量:72
5
杨春玲,王永士,王阔,郭瑞林,关立,侯军红,宋志均.
秩次分析法在评价绿豆区试产量中的应用[J]
.杂粮作物,2004,24(4):214-217.
被引量:3
6
李玉发,李淑芳,何中国,曲祥春,郭中校.
小麦区试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的分析方法[J]
.吉林农业科学,2004,29(4):19-22.
被引量:25
7
周鸿凯,蔡华斌,郭荣发.
应用高稳系数(HSC)法评价甘蔗品种主要性状的稳定性[J]
.甘蔗糖业,2004,33(5):6-9.
被引量:2
8
茹振钢,赵虹,胡铁柱,李淦.
豫麦54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及品质分析[J]
.麦类作物学报,2005,25(1):86-89.
被引量:45
9
周鸿凯,蔡华斌.
应用HSC法评价甘蔗品种主要性状的稳定性[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7(1):29-32.
被引量:3
10
安靖.
行车途中修车须注意的事项[J]
.汽车运用,2005(4):39-39.
1
张道海,周国勤,张顺,易红岩.
信阳稻茬小麦的优势、劣势及出路[J]
.农业科技通讯,2014(9):25-27.
被引量:2
2
史万民,高陆卫,郭常振.
半冬性中早熟高抗优质小麦新品种汝麦076的选育[J]
.农业科技通讯,2014(9):186-187.
3
吴翠霞,路兴涛,马冲,孙竹波,孔繁华.
山东省稻茬麦区菵草对炔草酯的抗性水平[J]
.杂草学报,2016,34(2):45-48.
被引量:10
4
张根峰,张翼,王晨阳,杨浩放.
播期对沿黄稻茬不同筋力型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12,41(9):39-42.
被引量:1
5
郭战备,赵文彬,赵良金,付亮.
小麦新品种新麦29丰产性、稳产性及产量结构分析[J]
.种业导刊,2016(8):10-12.
被引量:2
6
邹娟,高春保,董凡,朱展望,刘易科,佟汉文,陈泠,张宇庆.
湖北省稻茬麦区秸秆还田替代钾肥效果[J]
.湖北农业科学,2016,55(24):6398-6401.
被引量:2
7
万映秀,赵斌,王永玖,赵莉,王瑞,甘斌杰,张平治.
安徽沿淮江淮麦区稻茬小麦新品种(系)筛选[J]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9):82-84.
被引量:5
8
彭保宏,胡玉梅,赵辉,贾涛.
豫南稻区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气候生态评价[J]
.气象与环境科学,2007,30(B09):133-135.
被引量:5
9
黎银忠,汪品才,殷钊,沈力,金著珍.
播种量与行距对机条播稻茬小麦产量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6(1):18-19.
被引量:2
10
周国勤,李宇峰,方保停,扶定,何盛莲.
豫南多湿稻茬麦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1(1):88-89.
被引量:1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