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城市与农村的社会团结类型不同,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低保")制度的框架基本上直接"移植"到农村,造成农村低保制度瞄准偏误率高。以农村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为理论支撑,实地调研河南省北部A村"人情保"现象,结合A村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具体分析了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礼治社会、村民的社会、关系取向性对确定低保对象的影响。同时探究其深层原因,发现"人情保"的源问题,提出弱化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对村民行动影响的建议。
出处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67-72,共6页
Journal of Beij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
基金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E3-0903-16-01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