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2年第7期32-33,共2页
Teaching Reference of Middle School History
同被引文献8
-
1张延风.先秦文化三崇拜[J].中国文化研究,1998(4):18-23. 被引量:4
-
2黄留珠.秦文化二源说[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5(3):28-34. 被引量:24
-
3李先登.试论周秦文化在中国古代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1993(2):35-38. 被引量:1
-
4陈蓉蓉.秦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6,20(1):140-142. 被引量:4
-
5李薇主编.诗经[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2006.
-
6黄留珠.周秦汉唐文明[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
-
7高强.简论周秦文化的形成及特征[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9(1):50-53. 被引量:3
-
8孙淼.民族融合与周秦文化的发展[J].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0(1):20-22. 被引量:2
-
1秦俑:秦文化与兵马俑特展台北开幕[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6(6):114-114.
-
2黄永美,徐卫民.2011年陕西西安秦文化学术讨论会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12(2):67-69.
-
3肖女.《陇县店子秦墓》简介[J].考古,1999(5):84-84.
-
4徐卫民.2001年秦汉史研究概况[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2(12):2-8.
-
5张文立.秦俑与秦俑学[J].文博,1995(5):53-65.
-
6张剑.洛阳秦墓的探讨[J].考古与文物,1999(5):62-71. 被引量:7
-
7刘桂传,王海霞.泰山无字碑千年论争略说[J].泰山学院学报,2007,29(1):23-26.
-
8李龙海.春秋战国时期伊洛地区的民族融合[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5):52-55. 被引量:1
-
9田丽华.秦蒜头形口铜扁壶[J].丝绸之路,2017,0(8):72-72.
-
10王雅红.秦楚胜败的文化分析[J].江汉论坛,1996(10):39-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