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终身学习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终身学习背景下,教师培训能够实现高职院校教师素质可持续发展,但目前的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存在培训机会稀缺、培训模式不科学的问题。文章认为应通过理论与实践两条途径,对新任教师入职、教学基础理论、教学专业实践三方面内容进行培训,并对高职院校教师培训体系的构建提出建议:定期组织企业实践、深化校企合作模式、拓宽教师培训途径等。
作者
李婵
机构地区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体育系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84-86,共3页
Education and Vocation
关键词
终身学习
高职院校
教师培训体系
分类号
G715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71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5
1
何农.
论高职教师培训体系的构建[J]
.江苏高教,2009(4):141-142.
被引量:13
2
林秉娟.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视野下高职教师培训评价体系的构建[J]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10):189-191.
被引量:5
3
毛天平.
基于系统理论的高职院校教师培训体系构建[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3):88-92.
被引量:12
4
涂云海.
基于胜任力的高职院校教师培训体系构建[J]
.职业技术教育,2010,31(22):56-59.
被引量:15
5
钟意.
论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师培训体系构建[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4):119-120.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向燕子.
高职院校师资培训问题研究[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4):216-217.
被引量:8
2
董艳,田米坤.
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问题[J]
.辽宁高职学报,2005,7(3):124-126.
被引量:4
3
王艳蓓,梁建春.
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员工培训与开发体系[J]
.现代管理科学,2007(7):86-87.
被引量:14
4
McClelland,D.C..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J].American Psychologist,1973,28(1):1-14.
5
SPENCER L.M,SPENCER S.M.Competence at Work:Models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J].John Wiley & Sons,1993,17(6):18-24.
6
Stajkovic A.D,Luthans F.Self-efficacy and Work-related Performance:A Meta-analysis[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8,124(2):240-261.
7
滕玉成,俞宪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8
石芬芳.
基于职业属性的高职院校教师培训[J]
.职业技术教育,2008,29(4):57-59.
被引量:12
9
姚凯,陈曼.
基于胜任素质模型的培训系统构建[J]
.管理学报,2009,6(4):532-536.
被引量:54
10
桂建生.
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高职院校教师专业自主权[J]
.职教通讯,2010(3):72-74.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37
1
饶斌,谢勇旗.
近20年我国职业院校教师培训研究可视化分析——研究现状、热点主题与前沿趋势[J]
.教育科学论坛,2024(15):64-71.
被引量:1
2
陈千诰.
基于柯氏模型构建高职教师培训评估体系[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6):33-36.
被引量:3
3
柳亮.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继续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
.继续教育研究,2011(5):19-20.
被引量:6
4
刘水涓.
基于梯队建设理论的高职教师分级管理制度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2(6):73-75.
被引量:3
5
董平,燕艳.
四方联动构建高职院校顶岗实习长效机制[J]
.商场现代化,2012(11):91-92.
6
楼红平,涂云海.
基于团体焦点访谈的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胜任力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2(36):92-93.
被引量:5
7
陈冬梅,李国杰.
基于政策视角的高职院校教师胜任力提升路径探析[J]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1):16-19.
被引量:3
8
郝坡,肖智勇,谭涛,邓雪松.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体系研究[J]
.卫生职业教育,2013,31(9):9-10.
被引量:5
9
陈千诰.
高职教师培训评估体系构建[J]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6(5):16-18.
被引量:1
10
林晓璐.
广东某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在职培训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30(1):98-99.
同被引文献
71
1
王再宙,齐曹,张春香.
我国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分析[J]
.职业技术教育,2021,42(8):74-80.
被引量:2
2
夏海鹰,黄遵红.
“国培计划”项目质量评价OTP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
.现代教育管理,2021(9):56-65.
被引量:11
3
张青.
构建就业导向的高职教师培训体系[J]
.中国成人教育,2007(7):101-102.
被引量:3
4
D.普赖斯,张季娅.
洛特卡定律与普赖斯定律[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4,5(9):17-22.
被引量:189
5
陈悦,陈超美,刘则渊,胡志刚,王贤文.
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
.科学学研究,2015,33(2):242-253.
被引量:7563
6
裴娣娜.
主体教育理论研究的范畴及基本问题[J]
.教育研究,2004,25(6):13-15.
被引量:69
7
刘利群.
干部终身学习思想与党校继续教育事业[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6(4):124-127.
被引量:1
8
石美珊.
对职教师资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创新——中澳(重庆)职业教育与培训项目成果[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24):30-31.
被引量:14
9
钟伟金,李佳.
共词分析法研究(一)——共词分析的过程与方式[J]
.情报杂志,2008,27(5):70-72.
被引量:481
10
罗尧.
我国专业化取向的高职教师培训模式探讨[J]
.职教论坛,2008,24(11):30-32.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8
1
饶斌,谢勇旗.
近20年我国职业院校教师培训研究可视化分析——研究现状、热点主题与前沿趋势[J]
.教育科学论坛,2024(15):64-71.
被引量:1
2
李莹.
试探创建新入职大学生职业化培养课程体系——以一汽集团新入职培训模式为例[J]
.现代交际,2017(20):143-143.
被引量:1
3
陈任,王琛雁.
昆明市高职院校教师培训现状的调查[J]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7,7(5):65-71.
被引量:1
4
于佳莹,贲驰.
应用型院校卓越教师流动站培训体系的建设与运行[J]
.教育与职业,2018,0(11):84-87.
被引量:1
5
李早暘,邓海涛.
PDCA框架下高职院校教师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J]
.长江丛刊,2019,0(13):142-144.
6
肖海燕.
基于CNKI和SSCI来源文献的终身学习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21(2):73-79.
被引量:5
7
秦静,朱忠军.
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双导师”团队建设的内涵意蕴、逻辑理路与路径选择[J]
.教育与职业,2024(14):43-49.
8
袁庆.
终身学习背景下的高职基础课教学体系改革[J]
.新校园(上旬刊),2016,0(11):30-30.
二级引证文献
9
1
杨润芹,金振乾.
游戏特性在入职培训中的应用研究——以某幼儿园入职培训实施为例[J]
.管理观察,2018(14):127-128.
被引量:1
2
余安顺,刘雪.
职业院校教师培训效果评估研究[J]
.当代职业教育,2020(3):83-91.
被引量:3
3
田野.
卓越教师研究综述与展望(2011—2019)[J]
.教师教育论坛,2020,33(9):77-80.
被引量:2
4
徐雯恬,马丽娅.
学习时代的超越:“内卷”现象的教育困境及突围[J]
.教学研究,2021,44(4):1-10.
被引量:9
5
查思雨,张亦萌,赵荻.
终身学习理念下的未来人才培养[J]
.科技导报,2023,41(8):104-112.
被引量:6
6
姜维政,邵晓晖,胡晓玲.
有关在线学习与认知负荷理论的综述及思考[J]
.知识经济,2023(33):116-119.
被引量:1
7
高利平.
老年终身学习:概念、优势与路径[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34(4):136-145.
被引量:1
8
陈小艳.
关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终身学习系统构建的思考[J]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36(3):52-55.
9
谢勇旗,饶斌.
“职教国培”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建议[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4(30):61-71.
1
舒畅.
用人力资源开发理论构建高职院校教师培训体系[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38-39.
被引量:7
2
赵燕珊.
高职院校教师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考试周刊,2015,0(66):17-17.
3
褚小宝.
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探究[J]
.职业教育研究,2012(3):74-76.
4
张嘉洋,咸桂彩.
高校做好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探索[J]
.职教通讯,2016(32):51-53.
被引量:3
5
石梦.
分层分类:构建民族地区教师培训体系[J]
.继续教育研究,2016(4):82-84.
被引量:2
6
马雪琴,白振飞.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榆林学院学报,2011,21(6):85-88.
被引量:4
7
田宏忠.
我国现代教师教育体系中的教育学院[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8,22(3):16-19.
被引量:1
8
涂云海.
基于胜任力的高职院校教师培训体系构建[J]
.职业技术教育,2010,31(22):56-59.
被引量:15
9
叶红英.
重庆市中职教师队伍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J]
.职业技术教育,2008,29(34):42-46.
被引量:9
10
隋轶然.
丹麦职业学校教师职前培养特色[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5(31):55-56.
被引量:1
教育与职业
2016年 第2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