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式与路径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促进人的精神境界与思想观念转变的重要内容,是提高社会公民整体素质与交往能力的基本方式,也是当代高校推进大学生身心健康与科学发展的必要补充。由于专业化与职业教育的发展,当前高校教育愈来愈重视大学生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基本技能的提升以及社会总体发展需要,从而忽视了学生在思想境界、逻辑思维以及交往形式、方式等方面的迫切需求。高校学生也因各种文化思潮的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就立足于对现阶段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模式的探讨,以期分析、摸索出一条适合当前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路径。
作者 田艳艳 韩瑜
机构地区 延安大学
出处 《世纪桥》 2016年第10期73-74,共2页 Bridge of Centur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6

  • 1刘杰.社会自治组织的概念探析[J].太平洋学报,2006,14(8):54-65. 被引量:14
  • 2郭湛.主体性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253.
  •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 4[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3.
  • 5金生鉉.规训与教化[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 6[美]杰拉尔德?古特克.哲学与意识形态视野中的教育[M].陈晓端,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共引文献2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