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砂及水胶比对混凝土可泵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中研究了预拌混凝土中砂的技术指标,水胶比对新拌混凝土可泵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不同哈尔滨市常用细度模数河砂、不同砂率和比水胶比对混凝土的压力泌水率、坍落度与坍落扩展度的试验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砂的细度模数、砂率以及水胶比对混凝土的可泵性具有显著的影响,适宜的细度模数、砂率与水胶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与工作性。
作者
刘清波
初景峰
机构地区
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研究院
出处
《低温建筑技术》
2016年第10期14-15,共2页
Low Temperature Architecture Technology
关键词
混凝土
砂
细度模数
砂率
水胶比
可泵性
分类号
TU528.0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3
1
杨胜江.
配合比参数对混凝土可泵性的影响试验[J]
.低温建筑技术,2013,35(6):21-22.
被引量:1
2
李国柱,陈伟,王军华.
混凝土可泵性试验方法和评价指标[J]
.施工技术,2004,33(4):41-43.
被引量:7
3
徐俊,许永和.
混凝土可泵性评价方法研究[J]
.混凝土,2016(3):114-116.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张晏清.
砼的泵送压力与压力泌水[J]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1995(5):26-28.
被引量:13
2
刘秉京.混凝土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
3
JGJ/T10-95.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S].[S].,..
4
严吴南 计丽珠 彭家慧.材料性能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6..
5
王启宏 李凝芳.材料流变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6
DE LARRARD F, HU C, SEDRAN T, et al. A new rheometer for soft - to - fluid fresh concrete[J]. ACI Materials Journal, 1997, 94(3) :234 - 243.
7
HOCEVAR A,KAVCIC F,BOKAN - BOSILILJKOV ,V.Rheologi- cal parameters of fresh concrete - comparison of rheometers [J . Gradevinar,2013,65(2) :99 - 109.
8
KAPLAN D,DE LARRARD F,SEDRAN T.Design of concrete pum- ping circuit[J].ACI Materials Journal,2005,102(2):110 - 117.
9
V, NERELLA V N, KASTEN K. Testing pumpability of concrete using sliding pipe rheometer[J]. Con- 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14,53:312 -323.
10
JOLIN M, BURNS D, BISSONNETTE B, et al. Understanding the pumpability of concrete[J].Proceedings of Shotcrete for Un- derground Support XI,2009.
共引文献
11
1
刘爱军,朱涵,王旻.
橡胶微粒对混凝土可泵性的影响[J]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1):31-33.
被引量:8
2
李迁.
磨细矿渣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J]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6(4):322-325.
被引量:2
3
陈全滨,罗作球,袁启涛,赵子强,唐玉超.
超细粉对高性能超高泵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J]
.施工技术,2015,44(8):118-121.
被引量:9
4
李帅,柯国炬,田波,侯子义.
泵送混凝土可泵性的评价指标[J]
.河南建材,2014(6):28-30.
被引量:5
5
Zhai Cheng,Xu Jizhao,Xiang Xianwei,Zhong Chao.
Flexible gel(FG) for gas-drainage drilling sealing material based on orthogonal desig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5,25(6):1031-1036.
6
柯国炬,田波,王佳茜,万梁.
可泵性评价与低气压混凝土的可泵性[J]
.混凝土,2015(12):110-113.
被引量:4
7
鲁惠敏,杜婷,王本武.
基于集对理论的混凝土泵送施工堵管风险评价[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4):1599-1606.
被引量:9
8
马建峰,涂玉林,谢昱昊,高达,吴雄.
800 m超长盘管泵送前后混凝土性能变化及其机理[J]
.建筑材料学报,2022,25(12):1293-1299.
被引量:4
9
马建峰,袁达,李承洋,陈晓润,高达,吴雄.
大型盘管试验前后混凝土工作性能变化及其机理分析[J]
.混凝土,2023(10):143-146.
被引量:1
10
成良民,李磊,柯伟席,刘子源,陈林.
超高性能混凝土泵送施工可行性研究[J]
.四川建材,2024,50(5):76-78.
同被引文献
7
1
盛天保.
不发火地面面层材料选择和试验中的几个问题[J]
.建筑工人,2006(11):40-42.
被引量:3
2
吕兴军,王宝民,涂妮,马海楠.
地面用不发火水泥混凝土试验研究[J]
.低温建筑技术,2012,34(6):6-7.
被引量:5
3
李滢.
矿物掺合料在水泥砂浆中的填充机理及试验研究[J]
.河南科学,2013,31(1):91-95.
被引量:4
4
中建商砼亚东站成功研制掺矿物掺合料泵送不发火混凝土[J]
.混凝土,2013(12):141-141.
被引量:1
5
张立新,吕伟民,陈兵,吴科如.
集料性状对高强混凝土断裂和声发射特性的影响[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9(5):546-550.
被引量:7
6
吴历斌,颜志勇,江莞.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中的集料研究[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2,28(3):55-58.
被引量:18
7
何锦云,李瑞璟,王继宗.
砂率对砼和易性及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J]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2,19(4):27-29.
被引量:27
引证文献
1
1
梁旭,孔凡敏,丁帅.
不发火混凝土强度和工作性影响因素分析[J]
.建筑技术,2021,52(9):1064-106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陈旻琦.
不发火混凝土在轨交易燃品库地坪项目的应用[J]
.建筑施工,2023,45(12):2503-2505.
1
王龙梅,江守恒,朱卫中.
胶凝材料对混凝土可泵性的影响[J]
.低温建筑技术,2009,31(7):6-8.
2
徐志芳.
泵送混凝土的可泵性讨论[J]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5(3):29-32.
被引量:1
3
吴英奎.
页岩陶粒混凝土可泵性分析[J]
.居业,2015(4X).
4
井红霞,罗志成,马宝杰.
混凝土可泵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
.黑龙江水专学报,2004,31(3):39-40.
被引量:6
5
黄舜杰.
混凝土外加剂配合比的设计分析[J]
.混凝土,2013(2):133-135.
被引量:4
6
陈建象.
关于粉煤灰混凝土可泵性的探讨[J]
.中华建设,2008(8):71-72.
7
耿家祥.
联邦德国提高混凝土可泵性能的理论和方法[J]
.建筑技术,1993,20(4):236-240.
被引量:3
8
苏传菊,孙养俊.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研究[J]
.铁道建筑,2006,46(5):90-91.
被引量:5
9
宋少民,刘娟红,岳文海.
改性粉煤灰高强泵送混凝土的试验研究[J]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1997(5):19-22.
10
杨胜江.
配合比参数对混凝土可泵性的影响试验[J]
.低温建筑技术,2013,35(6):21-22.
被引量:1
低温建筑技术
2016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