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确立互联网新媒体公共性的三个维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应用广度的逐渐扩展,新媒体产业在当今时代的公共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互联网新媒体在传播领域中,渐次化作新闻活动的主要平台,促进公共交流机制的革新和完善。目前对于互联网新媒体中公共关系的确立,普遍倾向于三个维度,即技术维度、媒介维度以及制度维度。三者之间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在媒体格局中各司其职,相得益彰。
作者
乔巧
机构地区
武夷学院
出处
《鄂州大学学报》
2016年第6期56-58,共3页
Journal of Ezhou University
关键词
互联网
新媒体
技术维度
媒介维度
制度维度
分类号
G206.2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4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付玉辉,刘菊花.
论确立互联网新媒体公共性的三个维度[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17(6):1-7.
被引量:7
2
李其名,王亿本.
网络新媒体三度空间的公信力现状与对策研究[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30-133.
被引量:1
3
孟财,杨宁.
政府、媒介、公民——互联网时代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的路径思考[J]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25(1):31-36.
被引量:3
4
张云勇.
面向移动互联网的分布式智能开放运营架构[J]
.移动通信,2011,35(5):16-20.
被引量:4
5
陈伟军.
互联网上的思潮激荡与利益诉求[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33(11):97-101.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34
1
崔晓琪.
百度:成也竞价,败也竞价[J]
.IT经理世界,2008,0(23):48-48.
被引量:1
2
何国平.
论媒介公信力的生成与维系[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11(2):79-82.
被引量:24
3
喻国明.
大众媒介公信力理论初探(下)——兼论我国大众媒介公信力的现状与问题[J]
.新闻与写作,2005(2):11-13.
被引量:37
4
张昆.
从《君主论》看马基雅维里的政治传播观念[J]
.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6(2):31-39.
被引量:9
5
林修果,陈建平.
新公共服务理论视野下公共哲学的话语指向——一种对“新公共服务”的解读[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5,6(5):12-17.
被引量:10
6
[美]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丁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
童晓渝,吴钢,张云勇等.后电信时代[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8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0L].2010-08-10,http://www.cnnic.net.cn/uploadfiles/pdf/2010/7/15/100708.pdf.
9
李永刚.我们的防火墙一一网络时代的表达与监管[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4.
10
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31.
共引文献
20
1
邝岩,李明德.
媒介的技术变革对社会思潮传播的影响[J]
.华夏文化论坛,2021(2):241-248.
2
刘艺.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政府信任建设及其路径[J]
.湖湘论坛,2012,25(2):14-19.
被引量:2
3
金永生,应江勇.
移动互联网的本质及电信运营商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
.移动通信,2012(5):7-14.
被引量:7
4
方付建.
网络空间社会思潮发展方式研究——基于思潮网站的分析[J]
.宁夏社会科学,2013(2):26-30.
被引量:6
5
谷雨.
公众计算通信网架构及关键技术[J]
.信息通信,2014,27(6):207-207.
6
方付建.
网络时代社会思潮发展动向研究[J]
.电子政务,2015(8):44-50.
被引量:6
7
张伟.
试论确立互联网新媒体公共性的三个维度[J]
.中国科技博览,2016,0(6):121-121.
8
刘苏瑶.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对互联网新媒体的影响[J]
.中国传媒科技,2016,0(7):64-65.
被引量:9
9
黄伟,赵立文.
互动式方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思考[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19(4):112-113.
被引量:2
10
刘苏瑶.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对互联网新媒体的影响[J]
.中国传媒科技,2017,0(7):102-103.
被引量:2
1
梁转琴.
智慧图书馆实现的条件探析[J]
.图书馆学研究,2013(14):6-9.
被引量:23
2
彭晓妍.
媒介中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间的博弈[J]
.华商,2008(3):24-25.
被引量:1
3
徐敏.
网络环境下高校实现档案文化价值面临的风险与规避[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17(4):64-67.
4
蒋永福.
知识秩序·知识共享·知识自由——关于图书馆精神的制度维度思考[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30(4):10-13.
被引量:106
5
刘甲学,王佳琦.
基于多维排列图谱的国内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热点分析[J]
.现代情报,2011,31(3):32-37.
被引量:3
6
毕强.
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系统建构的发展趋势——从机器可读到机器可理解[J]
.国家图书馆学刊,2010,19(1):12-17.
被引量:17
7
杨桂华.
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三个理论问题[J]
.中国记者,2015(8):21-24.
被引量:1
8
阿孜古力.吾司曼.
浅谈科技查新与文献检索之间的关系[J]
.科技视界,2013(28):170-170.
被引量:1
9
章彩凤.
试论期刊品牌创建的条件[J]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7(3):111-113.
被引量:2
10
叶国.
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与科研工作的关系[J]
.河北科技图苑,2008,21(3):19-22.
被引量:2
鄂州大学学报
201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