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为了“主体——主导”新型教学结构构建起来,我们需要较为深入地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融合信息技术与教学理论,以及有效的教学的方式、学习的方式和评价的方式。一旦融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最有可能实现的就是使得课堂教学效率大大的提高,进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一定的发展。
作者
罗灿峰
机构地区
武汉传媒学院传媒技术学院
出处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第30期77-77,共1页
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 (Electronic Edition)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学科教学
深度融合
分类号
G424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1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张俊凤.
如何提高小组学习的效果[J]
.学苑教育,2012(14):81-81.
被引量:2
2
宋灵青.
MOOC时代教师面临的挑战与专业发展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4(9):139-143.
被引量:118
3
刘克龙.
构建和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
.甘肃教育,2013(14):49-49.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9
1
邓晖."面对MOOC,中国大学一要大胆,二要创新"一专访edX主席阿南特·阿加瓦尔教授[J].光明日报,2013-10-11(6).
2
王鉴,徐立波.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途径——以实践性知识为核心[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7(3):125-129.
被引量:123
3
阮滢.
当“数字移民”遇到“原住民”[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0(10):1-1.
被引量:3
4
许涛.
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的深度融合[J]
.教育研究,2012,33(9):124-127.
被引量:39
5
莫甲凤.
MOOC时代如何提升大学教师教学能力[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3):129-133.
被引量:119
6
黄孟遥.
MOOC给教师带来的影响[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8):20-21.
被引量:26
7
叶俊民,王敬华,李蓉,周伟,陈曙,杨艳.
MOOC背景下的高校教师角色转型[J]
.计算机教育,2014(9):10-13.
被引量:24
8
董晓霞,李建伟.
MOOC的运营模式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4(7):34-39.
被引量:79
9
易菲,唐瑾燕,高蒙.
MOOC时代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研究[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13(4):35-36.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118
1
潘懋元,别敦荣,陈斌,王严淞,罗先锋,魏晓艳,李胜利.
2014年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回顾与述评[J]
.高校教育管理,2015,9(2):1-7.
被引量:22
2
庞颖,吴锦程.
MOOC开发策略研究——基于高校教师的视角[J]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16(4):116-119.
被引量:4
3
尹鹏.
高校MOOC课程制作的分析与思考[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5,14(1):74-75.
被引量:4
4
刘芙,齐伟.
MOOC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功用研究[J]
.现代教育管理,2015(6):86-91.
被引量:13
5
王佑镁,叶爱敏,赖文华.
MOOC何去何从: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内研究热点分析[J]
.中国电化教育,2015(7):12-18.
被引量:35
6
王耀莹,王凯丽.
面向教师教育远程网络培训平台的技术接受扩展模型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5(7):96-100.
被引量:7
7
王刚.
MOOC对高职课程教学的影响及发展策略[J]
.考试周刊,2015,0(46):156-157.
被引量:2
8
张晓瀛,杨延光,王欣,马东堂,魏急波.
“通信原理”MOOC建设探索[J]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5(6):50-54.
被引量:9
9
王承博,李小平.
新一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网络教学设计范式重构——基于“课程编导”理念的在线教学系统设计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5(9):111-117.
被引量:16
10
赵英,杨阁,罗萱.
大学生对MOOC接受与使用行为的调查研究[J]
.中国远程教育,2015(8):37-44.
被引量:46
1
王瑞民.
浅析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点[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37(S1):73-74.
被引量:8
2
虞怡玲.
学校愿景与现实的交融点[J]
.新课程(综合版),2011(8):17-17.
3
史锦荣.
关于合理的教育课程结构构建的探讨[J]
.科技信息,2009(28).
4
苏学泽.
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J]
.都市家教(上半月),2011(3):95-95.
5
毕华林.
学习能力的实质及其结构构建[J]
.教育研究,2000,21(7):78-80.
被引量:94
6
徐晓晴.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发[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3):113-116.
被引量:11
7
卞志荣.
从认知结构构建视角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物理教学,2012,34(1):9-11.
被引量:2
8
王萍,刘耀辉.
学生合理认知结构构建的教学策略研究[J]
.德州学院学报,2005,21(1):79-81.
被引量:3
9
李信荣.
认知结构构建与初中中考复习[J]
.新校园(中旬刊),2014,0(12):276-276.
10
周燕.
生命境界真善美——上海市行知实验中学生命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J]
.现代教学,2015,0(12):17-19.
被引量:1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 第3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