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工尺七调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 被引量:4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工尺七调是直接承袭自燕乐七宫,为明清以来传统音乐中广泛应用,一般于曲笛上以三孔D为基准所表明的一个现实的乐调系统。工尺七调之间的关系基于笛管乐器条件,按照一律以七声和七声为角方式构成,具有乐调逻辑的确定性与规律性。现有工尺七调的表述不是某个人提出的,而是对于历史乐调与现实传存规律的遵循与反映。工尺七调作为一个乐调系统,其于曲笛上表明的关系没有问题。对于曲笛两个音孔出现的调的出入,需要进行具体分析。从历史的、现实的、逻辑的各种角度入手,考虑到乐调形成与实际应用中三孔与筒音基准的不同、一支笛管上表述与不同乐器实施、一般规律之外的特殊例外等诸多条件因素,从而对这个乐调系统努力获得一个比较客观、全面而深入的认识与把握。
作者 杨善武
出处 《音乐探索》 2016年第4期31-40,共10页 Explorations in Music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9

  • 1杜亚雄.工尺七调之间是怎样的关系?[J].音乐探索,2015(4):3-8. 被引量:4
  • 2陈应时.燕乐二十八调为何止“七宫”[M]//陈应时.中国乐律学探微.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158.
  • 3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理论组.《梦溪笔谈》音乐部分注释[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4:74.
  • 4陈旸.乐书[M].菊坡精舍藏版,光绪二年丙子(1876).
  • 5方以智.通雅[M].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
  • 6明·朱载靖撰,冯文慈点注.律学新说[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84.
  • 7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吉林卷(上)[M].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0:35.
  • 8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辽宁卷(下)[M].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0:992-1014.
  • 9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吉林卷(下)[M].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0:893,899.
  • 10刘正国.贾湖遗址二批出土的骨龠测音采样吹奏报告[J].音乐研究,2006(3):5-17. 被引量:14

二级参考文献30

共引文献23

同被引文献17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