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粤北高山乌龙茶生产技术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广东省高山乌龙茶区生态环境好,生产出的茶鲜叶品质优,无污染,市场销售佳,前景好。提高茶叶初制技术和优质率是提高效益的关键,针对粤北高山乌龙茶的生产技术进行研究阐述,以供参考。
作者
陈伟忠
陈秀辉
蔡创钿
郑炫君
赖威祥
机构地区
广东宏伟集团有限公司
阳山县第一峰茶业有限公司
出处
《南方农业》
2016年第21期247-248,共2页
South China Agriculture
关键词
高山乌龙茶
生产技术
经济效益
分类号
TS27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9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刘用敏.
乌龙茶微域制茶环境与品质[J]
.福建茶叶,1991(2):30-35.
被引量:10
2
张杰,朱光明,施兆鹏.
乌龙茶色泽形成机理的研究[J]
.福建茶叶,1989(3):23-29.
被引量:19
3
张凌云,张燕忠,叶汉钟.
采摘时期对重发酵单丛茶香气及理化品质影响研究[J]
.茶叶科学,2007,27(3):236-242.
被引量:11
4
潘拱秀,郑定贵,蒋作明,许英,张超,文登基.
减轻夏秋茶苦涩味的研究[J]
.中国茶叶,1994,16(2):13-14.
被引量:20
5
赖威祥.
粤北高山乌龙茶加工技术初探[J]
.广东茶业,2009(5):26-28.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29
1
张正竹,宛晓春,陶冠军.
茶鲜叶中糖苷类香气前体的液质联用分析[J]
.茶叶科学,2005,25(4):275-281.
被引量:32
2
张杰,朱光明,施兆鹏.
乌龙茶色泽形成机理的研究[J]
.福建茶叶,1989(3):23-29.
被引量:19
3
程启坤 姚国坤 沈培和.茶叶优质原理与技术[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30-41.
4
王华夫 游小清.祁门红茶单萜烯醇形态转变研究[J].中国茶叶,1996,(6):22-23.
5
陆松侯,施兆鹏.茶叶审评与检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6
骆少君,濮荷娟,郭雯飞.不同品种乌龙茶香气的特征及其与品质等级的相关性[J]福建茶叶,1987(02).
7
Michiko Kawakami,赖红华.用阿萨姆杂优种茶树的鲜叶加工包种茶[J]福建茶叶,1987(02).
8
吴雪原,彭代胜,施和森.青茶(乌龙茶)中茶黄素研究初报[J]中国茶叶,1987(06).
9
彭代胜.六大茶类主要化学成分及含量差异的分析[J]茶业通报,1986(06).
10
Akio Kobayashi,周巨根.日光萎凋和室内萎凋期间摇青处理对包种茶香气形成的影响[J]福建茶叶,1986(02).
共引文献
54
1
袁杰,翁连进,耿頔,杨欣,韩媛媛.
茶叶香气的影响因素[J]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14,36(1):14-18.
被引量:18
2
罗丽,郭雅玲.
福建乌龙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分析[J]
.中国茶叶加工,2004(3):32-34.
被引量:15
3
黄椿鉴,傅虬声,李志达,练怡,林莉莉.
乌龙茶在浸提中温度和时间的最佳决策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1995,11(4):180-184.
被引量:8
4
唐颢,唐劲驰,李家贤.
乌龙茶品质成因的生理生化因子研究进展[J]
.福建茶叶,2005,28(3):14-16.
被引量:15
5
郭雅玲,汪春桂,简玉璇,林家云.
做青对青叶水分状态与乌龙茶品质的影响[J]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1996,25(1):38-43.
被引量:10
6
敬廷桃,钟应富,袁林颖,周正科.
改善夏秋绿茶滋味品质研究现状[J]
.茶叶,2006,32(3):133-135.
被引量:21
7
黄友谊.
提高夏秋绿茶品质的技术[J]
.适用技术市场,1997(12):31-32.
8
钟秋生,吕海鹏,林智,谭俊峰,郭丽.
东方美人茶和铁观音香气成分的比较研究[J]
.食品科学,2009,30(8):182-186.
被引量:51
9
陈常颂.
工艺措施改善夏暑绿茶品质[J]
.茶叶科学技术,2009(4):8-11.
被引量:1
10
陈勇,王玉华.
高香型乌龙茶茶叶半机械化加工工夫红茶工艺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0(8):367-367.
被引量:7
1
熊添福.
高山乌龙茶感官审评技术[J]
.现代园艺,2015,38(15):56-57.
2
熊添福.
浅谈高山乌龙茶感官审评技术[J]
.东南园艺,2015,3(5):60-62.
3
刘福喜,罗桂华.
提高高山乌龙茶优质率的加工技术[J]
.茶叶科学技术,2005(3):32-34.
被引量:3
4
龙万金.
试论绿茶初制技术与品质的关系[J]
.蚕桑茶叶通讯,1991(2):35-37.
5
华南地区[J]
.新食品,2008(23):75-75.
6
刘政,刘军,曾世琼,杨雪峰,王继军.
三聚氰胺生产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
.川化,2005(3):1-4.
被引量:13
7
雷天.
高山清香翠绿型铁观音乌龙茶采制新技术初探[J]
.中国茶叶加工,2006(3):20-23.
被引量:6
8
钟凤莲.
寿宁高山乌龙茶生产概况[J]
.茶叶科学技术,2012(3):40-41.
9
上海光阳茶业公司进口茶叶销售[J]
.上海茶叶,2005(2):12-12.
10
李莉梅,沙月娥,彭海燕,刘杰芳,林志仙.
酶抑制率法快速检测茶叶中农药残留的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下半月),2013(6):33-34.
被引量:5
南方农业
2016年 第2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