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以穆·拉·安纳德为例看双语作家英文作品的翻译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双语作家有两种:一种分别用两种语言创作,另一种只用一种语言创作。然而后者不管用哪种语言,文本都会携带其他语言的因素,从而增加翻译的难度。这种现象经由某些学者在后殖民翻译理论,尤其是"杂合"的名义下介绍到国内,但是缺乏中国翻译的例证。本文认为,印度英语是接触语言,印度英语文学是接触文学,并以印度英语小说奠基人穆·拉·安纳德(Mulk Raj Anand)的作品汉译为例,分析此类作品翻译的难点,并且说明翻译家们是怎样解决问题的。
作者 颜治强
出处 《东方翻译》 2016年第5期10-17,共8页 East Journal of Transl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5

  • 1安纳德.不可接触的贱民[M].王科一译.上海:平明出版社,1954.
  • 2安纳德.苦力[M].施竹筠,严绍端,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5a.
  • 3安纳德.两叶一芽[M].黄星圻,曹庸,石松,译.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5b.
  • 4安纳德.村庄[M].王槐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 5安纳德.黑水洋彼岸[M].王槐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 6安纳德.剑与镰[M].王槐挺,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 7葛维钧.后记[M]//安纳德.剑与镰.王槐挺,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99-302.
  • 8韩子满.文学翻译与杂合[J].中国翻译,2002,23(2):54-58. 被引量:165
  • 9王东风.翻译研究的后殖民视角[J].中国翻译,2003,24(4):3-8. 被引量:210
  • 10王槐挺.译者前记[M]//安纳德.村庄.上海泽文出版社,1983.

二级参考文献52

  • 1刘康.一种转型期的文化理论——论巴赫金对话主义在当代文论中的命运[J].中国社会科学,1994(2):161-176. 被引量:13
  • 2钱钟书.林纾的翻译[A].《翻译通讯》编辑部.翻译研究论文集[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
  • 3艾勒克·博埃默 盛宁 韩敏中 译.殖民与后殖民文学[Z].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273.
  • 4鲁迅.鲁迅杂文全集[C].洛阳: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 5罗刚,刘象愚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 6杨乃乔等译.后殖民批评[C].巴特·穆尔·吉尔伯特等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 7Bassnett, Susan & Trivedi, Harish. (Eds) Post-colonial Translation [C],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1999.
  • 8Bhabha, Homi K. The Location of Culture[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 9Chcyfitz, Eric. The Poetics of Imperialism[M]. New York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 10Niranjana, T. Siting Translation: History, Post-structuralism,and the Colonial Context[M]. Berkeley &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nia Press, 1992.

共引文献35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