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刘某等敲诈勒索罪案 欺骗与胁迫并存的索财行为定性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行为人的索财行为往往同时具备欺骗与胁迫的双重属性。此种情形下的行为定性,在理论上争议颇多,司法实践中的处理结果也不尽相同。本文将以刘某等敲诈勒索案为中心,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欺骗与胁迫并存情形下的索财行为定性进行探讨。鉴于行为人编造自己无法控制的恶害,并以此向被害人索取财物的情形在教义学上已有定论。[1]本文试图讨论的主题,仅包括行为人虚构自己能够控制之恶害这种单一情形。
作者
徐成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
出处
《中国检察官》
2016年第18期66-73,共8页
The Chinese Procurators
关键词
欺骗
胁迫
索财
分类号
D920.5 [政治法律—法学]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5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50
同被引文献
33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12
1
车浩.《被害人同意初论》,北京大学法学院2001年博士毕业论文.
2
《人民司法·案例》2007年第6期.
3
谢天德.《冒充车主诈得他人所购赃车应定诈骗罪还是敲诈勒索罪》,载《人民司法·案例》2007年底6期.
4
[日]西田典之.《日本刑法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06,107页.
5
[日]大谷实.《刑法讲义各论》,黎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页.
6
Wessels / Hiltenkamp, Strafrecht BT2,2002,Rn. 722.
7
Wessels / Hillenkamp, Strafrecht BT2,2002, Rn. 723.
8
[日]大冢仁 冯军译.《刑法概说(各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72页.
9
邹兵建.
交通碰瓷行为之定性研究——以李品华、潘才庆、潘才军诈骗案为重点的分析[J]
.刑事法判解,2012(2):90-126.
被引量:5
10
车浩.
强奸罪与嫖宿幼女罪的关系[J]
.法学研究,2010,32(2):136-155.
被引量:145
二级参考文献
45
1
冯亚东.
论法条竞合后的从重选择[J]
.法学,1984(4):24-26.
被引量:23
2
[德]施特拉腾韦特,库伦.《刑法总论》,杨萌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3
赵秉志.《略谈贵州习水嫖宿幼女案的定罪量刑》,http://www.gz.xinhuanet.com/ztpd/2009-07/26/content_17205870.htm.
4
陈兴良.《规范刑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76页以下.
5
Vgl. Frister, Strafrecht AT, 2007, § 31, Rn. 6ff.
6
[德]韦塞尔斯.《德国刑法总论》,李昌珂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477页以下.
7
我国刑法第114条,第115条.
8
http://attorneybj, biog. sohu. com/124626561, html.
9
http,//www, tianya, cn/ publicforum/content/law/1/162658, shtml.
10
http://lawangxiangjun, blog. 163. com/blog/static/5154036920093111610232.
共引文献
150
1
姜涛.
刑法的明确性与口袋罪之限缩适用——兼论“明确优于不明确”公式的运用[J]
.政治与法律,2023(4):113-129.
被引量:8
2
申屠玚玚.
论冒用他人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取财的刑法定性——以史某非法获取他人账户资金案为分析中心[J]
.刑事法判解,2020(2):54-77.
3
陈洪兵.
再论“不必严格区分法条竞合与想象竞合”[J]
.国外社会科学前沿,2020(5):4-16.
被引量:4
4
曾一珩.
论法条竞合与想象竞合的区分[J]
.刑法论丛,2022(1):158-190.
被引量:1
5
郭世杰.
刑法体系解释视域下嫖宿幼女罪废止的反思性检讨[J]
.刑法论丛,2020,6(4):236-269.
6
杜治晗.
但书规定的司法功能考察及重述[J]
.法学家,2021(3):142-154.
被引量:12
7
黄武基.
抢劫罪、绑架罪法定刑升格条件失衡的教义学纠偏[J]
.法律方法,2023(1):459-474.
8
王群.
以幼女的刑法保护为视角论“嫖宿幼女”何以为“罪”[J]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2(6):59-62.
9
方刚成.
嫖宿幼女罪存与废研究[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8):20-21.
10
周光权.
法条竞合的特别关系研究——兼与张明楷教授商榷[J]
.中国法学,2010(3):158-171.
被引量:162
同被引文献
33
1
柏浪涛,谷翔.
敲诈勒索与行使权利的界限[J]
.法律适用,2010(10):76-79.
被引量:32
2
王利明.
消费者的概念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范围[J]
.政治与法律,2002(2):3-12.
被引量:351
3
陈兴良.
刑法竞合论[J]
.法商研究,2006,23(2):100-109.
被引量:71
4
张勇,殷涛,蒋晓春.
“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之界定与处置[J]
.人民检察,2008(2):16-18.
被引量:8
5
车浩.
强奸罪与嫖宿幼女罪的关系[J]
.法学研究,2010,32(2):136-155.
被引量:145
6
张明楷.
论同种数罪的并罚[J]
.法学,2011(1):127-137.
被引量:61
7
张明楷.
法条竞合中特别关系的确定与处理[J]
.法学家,2011(1):29-46.
被引量:133
8
付立庆.
论刑法介入财产权保护时的考量要点[J]
.中国法学,2011(6):133-146.
被引量:82
9
陈洪兵.
不必严格区分法条竞合与想象竞合——大竞合论之提倡[J]
.清华法学,2012,6(1):38-63.
被引量:90
10
张少会.
论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分[J]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2(5):80-81.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4
1
倪铁,董磊.
“套路贷”案件侦查困境的破解机制——基于100份判决书的实证研究[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9,31(3):68-77.
被引量:9
2
李世阳.
网络索财案件的刑法分析[J]
.中国法律评论,2020(1):134-143.
被引量:3
3
钱日彤.
互斥抑或竞合:兼具欺诈与胁迫性质行为的刑法定性[J]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22,36(1):98-108.
4
朱宇晴.
被害人心理在交付型财产犯罪中的意义[J]
.河北法律职业教育,2024,2(4):108-112.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赖早兴,王家伦.
套路贷案件定罪研究——以196份刑事判决书为切入点[J]
.刑法论丛,2021(1):1-44.
被引量:1
2
姚叶青,司明娅.
套路贷的犯罪轮廓、认定困境与刑法规制[J]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19(6):95-100.
被引量:1
3
张郁,赵文龙.
“套路贷”涉黑涉恶犯罪问题治理[J]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20,0(1):47-54.
被引量:9
4
叶小琴,刘彦修.
“互动关系理论”视域下“套路贷”涉黑犯罪组织认定[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3):58-66.
被引量:5
5
邓玉洁,康洺晞.
大数据在电信诈骗案件侦查中的应用[J]
.警学研究,2020(2):69-79.
被引量:6
6
马永强.
正向刷单炒信行为的刑法定性与行刑衔接[J]
.法律适用,2020(24):63-78.
被引量:23
7
陈为法.
对“套路贷”的刑法适用与具体规制[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21(17):62-63.
8
阮林赟.
“套路贷”的法律性质界定和分类救济路径分析研究[J]
.公安研究,2021(6):27-36.
9
钱日彤.
互斥抑或竞合:兼具欺诈与胁迫性质行为的刑法定性[J]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22,36(1):98-108.
10
李硕.
食品安全领域“知假买假”问题再讨论[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3(1):58-63.
被引量:4
1
李华光.
诈称被伤索取财物如何定性[J]
.人民检察,1998(2):30-30.
2
黄雷广.
枉法仲裁罪不可赦[J]
.法律与生活,2010(23):59-60.
3
闵晶晶.
受贿罪赃款去向问题研究[J]
.环球人文地理,2014,0(8X):279-279.
4
陈兴良.
受贿罪的未遂与既遂之区分[J]
.中国审判,2010(2):97-98.
被引量:12
5
陶智斌等人受贿、敲诈勒索案[J]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公报,2011(6):25-27.
6
马卉.
从敲诈勒索案审视行刑执法的问题[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33):254-255.
7
蘑菇纠纷[J]
.致富天地,2002(5):10-11.
8
郭新刚.
城晋市特大敲诈勒索案成功告破[J]
.政府法制,2008(24):64-64.
9
明天.
离奇的敲诈勒索案[J]
.乡镇论坛,2007(06S):35-36.
10
王共,李鲲鹏,王立.
从一起敲诈勒索案谈司法实践中的假想债务[J]
.法治与社会,2008(11):46-47.
中国检察官
2016年 第1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